[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支承齿轮系统分层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63996.4 | 申请日: | 2019-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2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更;王海伟;刘岚;任亚峰;吴立言;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崔瑞迎 |
| 地址: |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支承 齿轮 系统 分层 传递 路径 分析 方法 | ||
1.一种柔性支承齿轮系统分层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柔性支承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步骤2、将动力学模型划分为多个子系统;
步骤3、根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建立柔性支承齿轮系统分层物理传递路径;
步骤4、求取各个子系统沿各分层物理传递路径方向的零件的激振功率;
步骤5、分析各个子系统的受约束关系,建立柔性支承齿轮系统分层自由度传递路径;
步骤6、求取各个子系统沿各自由度方向的零件的激振功率;
步骤7、将所有计算得到的激振功率值作对比,筛选出最大各个子系统中振动大的零部件、振动大的自由度方向;
步骤8、对振动大的零部件、振动大的自由度方向设置减震措施,以达到整体系统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的效果;
所述步骤3中的分层物理传递路径为齿轮-轴-轴承-箱体-隔振器-基础;
所述步骤5中的每个子系统均含有6个自由度,分别是沿x轴方向的平动ux、沿y轴方向的平动uy、沿z轴方向的平动uz、绕x轴的转动rx、绕y轴的转动ry、绕z轴的转动r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支承齿轮系统分层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的减震措施包括改变零部件的结构和在振动大的自由度方向加阻尼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39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