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模-少模光纤耦合器的振动传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63686.2 | 申请日: | 2019-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4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万洪丹;沈志平;陈彧芳;陈乾;张祖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海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少模光纤 单模光纤 耦合器 单模 振动传感器 加载振动 振动信号 宽频率 频谱分析仪 周期性波动 动态实时 幅值变化 复杂信号 光纤主轴 偏振敏感 频率动态 实时检测 输出功率 输出振动 灵敏度 偏振态 熔锥区 输入光 线性度 有效地 耦合区 监测 传感器 检测 多频 加载 解调 测试 响应 制作 | ||
1.一种单模-少模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模光纤臂(5-1)、第二单模光纤臂(5-5)、第一少模光纤臂(5-7)、第二少模光纤臂(5-6);第一单模光纤臂(5-1)和第一少模光纤臂(5-7)一端熔融拉锥形成第一融锥区(5-2),第二单模光纤臂(5-5)和第二少模光纤臂(5-6)一端熔融拉锥形成第二融锥区(5-4),第一融锥区(5-2)和第二融锥区(5-4)通过耦合区(5-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模-少模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融锥区为锥形结构。
3.一种基于单模-少模光纤耦合器的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陶瓷(3)、函数信号发生器(4)、单模-少模光纤耦合器(5);
所述单模-少模光纤耦合器包括第一单模光纤臂(5-1)、第二单模光纤臂(5-5)、第一少模光纤臂(5-7)、第二少模光纤臂(5-6);第一单模光纤臂(5-1)和第一少模光纤臂(5-7)一端熔融拉锥形成第一融锥区(5-2),第二单模光纤臂(5-5)和第二少模光纤臂(5-6)一端熔融拉锥形成第二融锥区(5-4),第一融锥区(5-2)和第二融锥区(5-4)通过耦合区(5-3)连接;
第一单模光纤臂(5-1)缠绕于压电陶瓷(3)上,函数信号发生器(4)驱动压电陶瓷(3),压电陶瓷(3)对第一单模光纤臂(5-1)施加振动信号。
4.一种基于单模-少模光纤耦合器的振动传感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窄带激光器(1)、偏振控制器(2)、压电陶瓷(3)、函数信号发生器(4)、单模-少模光纤耦合器(5)、光电探测器(6)、频谱分析仪(7);
所述单模-少模光纤耦合器包括第一单模光纤臂(5-1)、第二单模光纤臂(5-5)、第一少模光纤臂(5-7)、第二少模光纤臂(5-6);第一单模光纤臂(5-1)和第一少模光纤臂(5-7)一端熔融拉锥形成第一融锥区(5-2),第二单模光纤臂(5-5)和第二少模光纤臂(5-6)一端熔融拉锥形成第二融锥区(5-4),第一融锥区(5-2)和第二融锥区(5-4)通过耦合区(5-3)连接;
第一单模光纤臂(5-1)缠绕于压电陶瓷(3)上,函数信号发生器(4)驱动压电陶瓷(3),压电陶瓷(3)对第一单模光纤臂(5-1)施加振动信号;
窄带激光器(1)连接偏振控制器(2)后,再与第一单模光纤臂(5-1)相连,第二单模光纤臂和第二少模光纤臂均依次连接有光电探测器(6)、频谱分析仪(7),检测输出端振动信号的振动频率和输出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单模-少模光纤耦合器的振动传感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方式均为光纤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36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