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按键式电子换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2879.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谭火南;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5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键 电子 换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式电子换挡器,包括支撑手柄,支撑手柄具有上侧面、后侧面以及左侧面,左侧面设有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换挡按键及第二换挡按键,后侧面设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第三换挡按键及第四换挡按键,上侧面设有第五换挡按键、第六换挡按键及第七换挡按键,第七换挡按键位于第六换挡按键的前方。利用该电子换挡器,驾驶员可以盲视感知按键的位置,在进行手动加减换挡时可盲视操作,且驾驶员在需要频繁使用PRND挡按键时也可盲视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按键式电子换挡器。
背景技术
换挡器通常分为自动挡和手动挡两种。对于自动挡,汽车的挡位通常有P、R、N、D挡等几种挡位。其中P挡为停车挡、R挡为倒车挡、N挡为空挡、D挡为前进挡。
换挡器又有按键式和杆式等。按键式换挡器的PRND等挡位均通过相应的一个按钮实现,操作时手部悬浮于按键之上,通过手指向下或向后按压按键,以实现各挡位的切换。现有的按键式换挡器在进行操作时需要目视辅助确认手指的位置。但在进行手动加减换挡时,车辆通常处于行驶状态,此时如果将视线移至换挡按键区域,极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所以目前没有在按键式换挡器上设置手动加减按键以进行手动加减换挡。同时,在驾驶员需要频繁使用按键式换挡器上的PRND挡按键时(例如在汽车进行挪库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往复切换D-R挡),不可避免地不断来回将视线移至换挡器区域以进行确认,导致操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手动加减换挡的盲操作,且驾驶员在需要频繁使用PRND挡按键时无需进行目视操作的按键式电子换挡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式电子换挡器,包括支撑手柄,支撑手柄形成为柱状,支撑手柄具有上侧面、后侧面以及左侧面,上侧面、后侧面以及左侧面位于柱状支撑手柄的三个不同侧面,左侧面设有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换挡按键及第二换挡按键,后侧面设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第三换挡按键及第四换挡按键,上侧面设有第五换挡按键、第六换挡按键及第七换挡按键,第七换挡按键位于第六换挡按键的前方,N、R、D挡换挡按键分别设于第一换挡按键、第二换挡按键、以及第五换挡按键和第六换挡按键中的靠近左侧的一者。
进一步地,手动加减换挡按键设于第三换挡按键及第四换挡按键。
进一步地,P挡换挡按键设于第七换挡按键,M挡换挡按键设于第五换挡按键和第六换挡按键中的靠近右侧的一者。
进一步地,上侧面分为第一上侧面及第二上侧面,第五换挡按键及第六换挡按键位于第一上侧面,第七换挡按键位于第二上侧面,第二上侧面的高度低于第一上侧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三换挡按键3和第五换挡按键5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一条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上,第四换挡按键4、第六换挡按键6及第七换挡按键7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也位于一条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上。
进一步地,第五换挡按键及第六换挡按键位于一条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上。
进一步地,支撑手柄的大小与手掌大小相当。
进一步地,支撑手柄固定安装在中控台或者副仪表台上。
由于本发明的按键式电子换挡器的支撑手柄在左侧面设有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换挡按键及第二换挡按键,在后侧面设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第三换挡按键及第四换挡按键,在上侧面设有第五换挡按键、第六换挡按键及第七换挡按键,第七换挡按键位于第六换挡按键的前方,第三换挡按键和第五换挡按键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一条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上,第四换挡按键、第六换挡按键及第七换挡按键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也位于一条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上,因此驾驶员可以盲视感知按键的位置,在进行手动加减换挡时可盲视操作,且驾驶员在需要频繁使用PRND挡按键时也可盲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式电子换挡器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2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