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USB存储设备对android系统进行复制并重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0359.1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0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G06F8/71;G06F11/14 |
代理公司: | 44344 深圳市龙成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丽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贴 启动文件 复制 标志位 软件包 软件版本号 多台设备 复制模式 软件系统 芯片信息 应用启动 正常启动 检查 重写 监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USB存储设备对android系统进行复制并重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android系统正常启动,USB存储设备检查应用启动,开始监控是否有USB存储设备插入;二、当检查到有USB存储设备后,检查USB存储设备内是否有启动文件,三、如果是复制模式,执行命令进行复制到USB存储设备中,并将启动文件修改成粘贴模式,并将芯片信息写到启动文件中;四、如果是粘贴模式,粘贴的标志位写到flash中,并重启系统;五、如果是要粘贴的标志位,则启动USB存储设备中的recovery;六、USB存储设备中的recovery启动后,进入新的软件系统中。本发明解决了android设备原始软件包丢失或者软件版本号未知的情况下,想对该设备中的软件进行复制到另外的一台或者多台设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ndroid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通过USB存储设备对android系统进行复制并重写的方法。
背景技术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Android的系统架构和其操作系统一样,采用了分层的架构。从架构图看,Android分为四个层,从高层到低层分别是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Linux内核层。Android会同一系列核心应用程序包一起发布,该应用程序包包括客户端,SMS短消息程序,日历,地图,浏览器,联系人管理程序等。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开发人员也可以完全访问核心应用程序所使用的API框架。该应用程序的架构设计简化了组件的重用;任何一个应用程序都可以发布它的功能块并且任何其它的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其所发布的功能块。同样,该应用程序重用机制也使用户可以方便的替换程序组件。Android 包含一些C/C++库,这些库能被Android系统中不同的组件使用。它们通过Android 应用程序框架为开发者提供服务。
本申请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当在android设备原始软件包丢失或者软件版本号未知的情况下,想对该设备中的软件进行复制到另外的一台或者多台设备的问题。2.当手头没有升级包、电脑或者烧录工具的情况下,想要把一台android设备的软件同步成跟另一台设备一样软件的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设计一种通过USB存储设备对android系统进行复制并重写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USB存储设备对android系统进行复制并重写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通过USB存储设备对android系统进行复制并重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android系统正常启动,USB存储设备检查应用启动,开始监控是否有USB存储设备插入;
二、当检查到有USB存储设备后,检查USB存储设备内是否有启动文件,如果没有启动文件,则回到步骤一,继续监控其他USB存储设备的插入;如果检查到启动文件,解析文件,判断是要进行复制模式还是进行粘贴模式;
三、如果是复制模式,则获取系统软件大小和USB存储设备的空间大小,如果系统软件的大小比USB存储设备的空间大,则回到步骤一,继续监控其他USB存储设备的插入;如果系统软件大小比USB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小,则执行命令进行复制到USB存储设备中,并将启动文件修改成粘贴模式,并将芯片信息写到启动文件中;
四、如果是粘贴模式,则通过解析启动文件中的芯片信息,并与从android设备中读取的芯片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是同一个平台,则将要粘贴的标志位写到flash(分区)中,并重启系统;如果不是一个平台,则不能粘贴,否则就算粘贴系统也会出问题,回到步骤一,继续监控其他USB存储设备的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0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化资产管理系统及其升级方法
- 下一篇:软件性能风险的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