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预制舱的组合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59500.6 | 申请日: | 2019-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6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宇;陈刚;王铭民;姚效刚;马青山;吴静云;钱磊;侍成;王庭华;王智睿;郑金平;薛伟强;朱建宝;孙玉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1/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黄成萍 |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磷酸 铁锂储能 电站 电池 预制 组合 灭火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针对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预制舱的组合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电池预制舱内每一个电池模组内均安装有细水雾喷头,所有细水雾喷头通过管网连接至细水雾灭火装置;在电池预制舱内同时布置有气体灭火系统喷头,气体灭火系统喷头以全淹没应用灭火方式布置在电池预制舱内,所有气体灭火系统喷头通过管网连接至气体灭火装置;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外壳,电池设置在电池模组外壳内,电池上表面距离电池模组外壳顶板内表面的距离大于等于50cm,电池侧表面距离电池模组外壳侧板内表面的距离大于等于20cm;在电池模组外壳的一个侧板设置有开口,在电池模组外壳的其他侧板设置有网孔区;所述开口的顶边与电池模组外壳顶板内表面高度一致,开口的底边不低于电池上表面;所述网孔区横跨所属侧板的整个宽度,网孔区的顶边低于电池模组外壳顶板内表面15~20cm,网孔区的底边不低于电池上表面;所述细水雾喷头从开口向电池模组外壳内伸入,细水雾喷头的喷放方向朝向电池上表面和电池模组外壳顶板内表面之间的区域,网孔区的开孔率为2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预制舱的组合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灭火系统为六氟丙烷灭火系统或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预制舱的组合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水雾喷头为扁平扇形结构,在扇形曲面上沿弧线方向设置有一排喷嘴。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针对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预制舱的灭火系统的组合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当电池预制舱内任意电池模组起火后,气体灭火系统开启,所有气体灭火系统喷头均喷放灭火剂,以全淹没应用灭火方式进行灭火;随后,细水雾灭火系统开启,整个电池预制舱内所有电池模组内的细水雾喷头均喷放细水雾,以局部应用灭火方式进行灭火,一方面扑灭起火电池模组火灾,另一方面对未起火电池模组进行冷却保护,防止热失控和火灾蔓延;
(2)气体灭火系统先行完成明火的扑灭后,细水雾喷头持续喷放细水雾,一方面持续抑制热失控防止复燃,另一方面细水雾会在电池预制舱内弥漫,以全淹没应用灭火方式对整个电池预制舱内的其他区域进行灭火或抑制热失控;
(3)灭火完成后,关闭细水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复位待用,气体灭火系统重装复位待用。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针对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预制舱的灭火系统的组合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当电池预制舱内电池模组以外的其他区域起火后,气体灭火系统开启,所有气体灭火系统喷头均喷放灭火剂,以全淹没应用灭火方式进行灭火;
(2)明火扑灭后,细水雾灭火系统开启,整个电池预制舱内所有电池模组内的细水雾喷头均喷放细水雾,一方面以局部应用灭火方式进行灭火,持续抑制热失控防止复燃,另一方面细水雾会在电池预制舱内弥漫,以全淹没应用灭火方式抑制整个电池预制舱内其他区域发生热失控;
(3)灭火完成后,关闭细水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复位待用,气体灭火系统重装复位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95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