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可靠性相变材料和相变存储器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9485.5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1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缪向水;周凌珺;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性 相变 材料 存储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可靠性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为第一相变材料层(104)和第二相变材料层(105)循环交替叠合而成的类超晶格相变材料层(106),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层(104)和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105)之间形成类超晶格界面,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层(104)为Sb2Te3,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105)为Ge15Te85,循环交替叠合层数至少有三层,底层和顶层均选自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层(104)、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105)其中之一;其中,以非晶态Sb2Te3层作为诱导层,提高非晶态的Ge15Te85层在相变过程中的相变速度,促进整个相变材料进行快速晶化。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为通过包括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原子层沉积、化学反应沉积在内的沉积方法循环交替沉积第一相变材料层(104)和第二相变材料层(105),直到完成类超晶格相变材料层(106)的制备。
3.一种相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
一衬底材料层(100);
一第一电极(101);
一绝缘介质材料层(103),所述绝缘介质材料层(103)中形成有接触孔(110);
一类超晶格相变材料层(106),其为第一相变材料层(104)和第二相变材料层(105)循环交替叠合而成的类超晶格相变材料层(106),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层(104)和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105)之间形成类超晶格界面,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层(104)为Sb2Te3,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105)为Ge15Te85,循环交替叠合层数至少有三层,底层和顶层均选自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层(104)、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105)其中之一;其中,以非晶态Sb2Te3层作为诱导层,提高非晶态的Ge15Te85层在相变过程中的相变速度,促进整个相变材料进行快速晶化;
一第二电极(102);
所述类超晶格相变材料层(106)部分位于所述绝缘介质材料层的接触孔(110)中,并与所述第一电极(101)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超晶格相变材料层(106)与所述第一电极(101)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电极(102)与所述类超晶格相变材料层(106)的接触面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超晶格相变材料层(106)的底层若干层为具有凹槽的结构,其顶层及所述第二电极(102)为平面层。
6.一种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相变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衬底材料层(100)上沉积第一电极(101);
S2:在第一电极(101)上沉积绝缘介质材料层(103);
S3:制备接触孔(110);
在绝缘介质材料层(103)的局部表面使用光刻形成预定尺寸的接触孔(110);
S4:制备类超晶格相变材料层(106);
使用刻蚀对准接触孔(110)中的第一电极(101)形成电极图形,然后在接触孔中及外围以沉积的方法循环交替沉积第一相变材料层(104)和第二相变材料层(105),直到完成类超晶格相变材料层(106)的制备;
S5:制备第二电极(102);
完成类超晶格相变材料层(106)的制备后,在其上直接沉积第二电极(10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变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1、S2、S4、S5中,沉积的方法采用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原子层沉积、化学反应沉积中的任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94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