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尼减速箱、电动尾门及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59410.7 | 申请日: | 2019-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0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就;龙帅;陈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2 |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璐<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输出轴 箱壳 摩擦片 内齿圈 齿结构 后备箱空间 电动尾门 端面紧贴 啮合传动 输出端口 用户成本 减速箱 内箱壁 轴承套 阻尼器 内齿 内阻 外壁 轴承 转动 圈套 占用 外部 汽车 改进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减速箱、电动尾门及汽车,包括:箱壳,所述箱壳的输出端口设置有轴承;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箱壳内且一端与所述轴承套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齿结构;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内齿圈套装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外部并与所述第一齿结构啮合传动;及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套装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第一内齿圈的端面紧贴,所述摩擦片与所述箱壳的内箱壁固定,所述第一内齿圈能够相对所述摩擦片转动。相较于传统额外增加阻尼器的方式,本方案是通过对传统箱壳的内部结构改进来增强内阻,因而不会造成占用后备箱空间,增加成本的问题,利于提升制造商的生产经济性,降低用户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减速箱、电动尾门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尾门的开合动作都依靠撑杆实现。撑杆大体为伸缩杆结构,伸长时将尾门顶起打开,收缩时将尾门放下与车体关合。而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汽车,例如SUV、皮卡等,其尾门重量较大,导致撑杆自身内阻不足以支撑尾门重量,此时就需要为撑杆额外增加阻尼器。但增加阻尼器随之会带来另外一些问题:增加阻尼器直接导致制造成本升高,随之增加了企业和顾客的经济负担;此外,阻尼器也会占用额外的安装空间,造成后备箱空间不必要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阻尼减速箱、电动尾门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制造成本高、占用后备箱空间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阻尼减速箱,其包括:
箱壳,所述箱壳的输出端口设置有轴承;
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箱壳内且一端与所述轴承套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齿结构;
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内齿圈套装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外部并与所述第一齿结构啮合传动;及
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套装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第一内齿圈的端面紧贴,所述摩擦片与所述箱壳的内箱壁固定,所述第一内齿圈能够相对所述摩擦片转动。
上述阻尼减速箱应用装备于汽车电动尾门的撑杆机构中,实现增强撑杆机构的阻尼性能,对较大重量的尾门形成可靠支撑。具体而言,动力输出轴通过一端与预设在输出端口内的轴承套接可牢固安装在箱壳内部,动力输出轴获得动力驱动时能够可靠旋转。此外,动力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一内齿圈,并且第一内齿圈是与第一齿结构啮合的,因而第一内齿圈能够同步跟随动力输出轴旋转。但由于动力输出轴上还套装有摩擦片,并且摩擦片是与第一内齿圈的端面紧密压接的,摩擦片又与箱壳的内箱壁固定的,因而第一内齿圈旋转时,摩擦片不会被第一内齿圈带动一起旋转,相反会通过平面接触施加第一内齿圈足够的摩擦阻力,该摩擦阻力能够有效增加减速箱的内阻,即实现增加撑杆机构的内阻,使得撑杆机构的支撑性能大大增强,对大重量的尾门也能够实现可靠支撑固定。且相较于传统额外增加阻尼器的方式,本方案是通过对传统箱壳的内部结构改进来增强内阻,因而不会造成占用后备箱空间,增加成本的问题,利于提升制造商的生产经济性,降低用户成本。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出轴包括轴本体、及与所述轴本体远离所述轴承的一端连接的第一载盘,所述轴本体设有台阶部,所述轴承卡装于所述台阶部,所述摩擦片压设于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轴承之间或所述第一载盘与所述第一内齿圈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为两片,其中一片所述摩擦片压设于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轴承之间,另一片所述摩擦片压设于所述第一载盘与所述第一内齿圈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轴承之间,和/或所述第一载盘与所述第一内齿圈之间的所述摩擦片均为至少两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9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传输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汽车变速箱通气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