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税务数据转换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57849.6 | 申请日: | 2019-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5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程航;石玉春;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帐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F16/2455;G06Q40/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税务 数据 转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税务数据转换方法及系统,该税务数据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报表格式配置税局报文数据属性;定义满足通用数据传输的报文协议;数据转换;利用mq消息队列进行并发处理,利用redis存储系统进行报文数据缓存处理;该税务数据转换系统包括属性配置模块、云平台系统、数据转换模块、并发处理模块和缓存处理模块,本发明的税务数据转换方法及税务数据转换系统结合,能够提高税务数据向税局数据转换的转换效率,大幅提高税务数据处理速度、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转换性能,可以实现自由配置、灵活更改,解决了传统税务申报过程格式复杂、工作量大、执行时间长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数据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税务数据转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税收数据是指在税务处理系统中,已赋予它们特定含义的数字及其相关的文字、图形等符号。税收数据是用来载荷税收信息的物理符号,如每张税票中的税款、计税金额、应用税率和课税额等都属于税收数据。它们反映了纳税单位的纳税情况。
据统计,截至到2017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到4200万家。目前,我国企业基本上采用数据电文的方式向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申报,税务申报过程中,存在以下难题:
一是:税局对接报文数据量大,格式复杂;
二是:税务数据计算产生大量数据,需要把这些数据转成报税的数据格式,数据转换工作量大且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
三是:需要将大量税务数据转化成税局报文数据,执行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税务数据转换方法及系统,提高税务数据向税局数据转换的转换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税务数据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利用报表格式配置税局报文数据属性;
步骤S20:定义满足通用数据传输的报文协议;
步骤S30:数据转换;
步骤S40:利用mq消息队列进行并发处理,利用redis存储系统进行报文数据缓存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包括:利用公式引擎计算税局报表每个单元格值,形成报表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获取税局报文数据属性;利用报表工具制作报表模板,把税局报表格式属性配置到所述报表模板里,配置申报属性、初始化属性、申报回写属性。
优选地,所述步骤S20包括:通过云平台系统进行取数操作(取数是云帐房系统的功能,主要通过公式计算把财务数据计算出税额),将云平台系统数据或者外部数据转成税务数据,使其与报表属性一一对应,填到报表单元格内形成报文数据。
1.优选地,所述步骤S20通过自定义不同税表、不同税局报文处理方式,给每个报文增加taskGroup名称属性,对应客户端每个处理程序,可以实现自由配置、灵活更改功能。taskGroup:是报税客户端可以执行程序操作的分组,每个taskGroup可以直接一类程序操作。
优选地,所述步骤S30包括:取出报文数据,取出报表配置的税务报表属性,通过xml转换方式,把报文数据转换成满足税局属性格式的报文。
优选地,所述步骤S40包括:通过mq消息队列实现并发数据处理和削峰处理,通过redis存储系统进行报文数据缓存处理和处理后数据缓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帐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帐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7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量数据的采集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地质勘查分析管理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