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馈式发电风机机舱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7612.8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8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春;王学伟;叶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润智能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F03D80/70;F03D80/00;F03D15/00 |
代理公司: | 51214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舱 发电风机 风机 齿轮箱组件 风冷冷却器 长期运行 对齿轮箱 机舱结构 降温效果 空气循环 使用寿命 正压状态 轴流风机 调整轴 进风量 双馈式 润滑油 集尘 宕机 对流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馈式发电风机机舱及其运行方法,属于发电风机机舱结构技术领域,其主要通过布置轴流风机,以使发电风机机舱本体内外形成空气循环,提高了机舱本体内外的对流能力,从而提高了机舱本体内的降温效果,同时布置第二风冷冷却器对齿轮箱组件的润滑油进行有效降温,降低了齿轮箱组件出现宕机现象的风险,且本发明通过调整轴流风机进风量,使发电风机机舱处于正压状态,有效改善了风机在长期运行过程当中的集尘情况,提高了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风机机舱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馈式发电风机机舱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风电行业所使用的绝大部分双馈型风电发电风机机舱,主要包括有机舱本体,沿机舱本体尾部至其头部依次布置于机舱本体内的发电机和齿轮箱组件,以及布置于齿轮箱组件的顶部上方的第一风冷冷却器。其中,第一风冷冷却器的入液端和出液端分别对应的与齿轮箱组件润滑油油路的入液端和出液端相连通,用于对齿轮箱组件的润滑油油路中的润滑油进行强制冷却。这种传统的机舱结构并没有未充分考虑到齿轮箱组件等部件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导致损耗、发热量增大的问题,具有齿轮箱组件温降效果差的缺陷。同时,由于机舱本体内并没有形成空气循环,机舱本体内部的降温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改善齿轮箱组件降温效果且能有效提高机舱本体内部降温效果的双馈式发电风机机舱。
而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双馈式发电风机机舱,包括机舱本体,所述机舱本体内设置有沿其尾部至其头部的方向依次布置的发电机、齿轮箱组件和叶片主轴,所述发电机通过齿轮箱组件而与叶片主轴传动连接,所述机舱本体内还设置有布置于齿轮箱组件的顶部上方的第一风冷冷却器,所述第一风冷冷却器的进风端朝向齿轮箱组件,而其出风端则通过第一导流罩由机舱本体的顶部延伸出机舱本体外,在所述机舱本体内还设置有第二风冷冷却器,以及用于在机舱本体内外形成循环流动气流的两个轴流风机,两个轴流风机布置于机舱本体内,且分别位于机舱本体尾部的左右两侧,两个轴流风机的进风端均延伸出机舱本体的对应侧部外,而所述第二份风冷冷却器则布置在齿轮箱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风冷冷却器的进风端朝向齿轮箱组件,而其出风端则通过第二导流罩由机舱本体的顶部延伸出机舱本体外,所述第一风冷冷却器和第二风冷冷却器串联或并联接在齿轮箱组件的润滑油出液端和润滑油入液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风冷冷却器为板翅式风冷冷却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流罩的出风端比第一导流罩的出风端更靠近发电风机机舱的头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罩和第二导流罩的出风端均朝向机舱本体尾部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轴流风机的进风端覆盖有防尘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风冷冷却器比第一风冷冷却器更靠近机舱本体的头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双馈式发电风机机舱的运行方法,即在风机运行时,通过调整轴流风机的进风量,第一风冷冷却器和第二风冷冷却器的出风量,而使机舱本体处于正压状态,从而有效避免机舱本体集尘。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主要通过布置轴流风机,以使发电风机机舱本体内外形成空气循环,提高了机舱本体内外的对流能力,从而提高了机舱本体内的降温效果,同时布置第二风冷冷却器对齿轮箱组件的润滑油进行降温,使得齿轮箱组件的油液温度处于合理范围内,降低了齿轮箱组件出现宕机现象的风险,且本发明通过调整轴流风机进风量,使发电风机机舱处于正压状态,有效改善了风机在长期运行过程当中的集尘情况,提高了风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润智能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润智能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7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