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的高强投物伞伞绳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7534.1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4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强;姜润喜;邱延平;刘鹏;公彦秀;杜洪飞;陈岩;张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1/02 | 分类号: | D04C1/02;D04C1/12;D06B3/10;D06M15/643;D06M23/02;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朱春野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伞绳 绳股 缓冲功能 长丝 加捻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芳纶1414纤维 质量百分比 绳股编织 物品投递 粘合剂 渗透剂 硅油 伞绳 制作 申请 应用 安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的高强投物伞伞绳及其制作方法。该高强投物伞伞绳由多根S捻向第一绳股和相同数量的Z捻向第二绳股编织而成;其中,第一绳股由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加捻而成,其纤度为1500~3000D;且第一绳股经防灼剂处理;第二绳股由多根芳纶1414纤维长丝加捻而成,其纤度为1000~3000D;防灼剂包括15~30%的硅油、5~10%的粘合剂、5~12%的渗透剂和余量的水,其中,百分比含量为质量百分比。高强投物伞伞绳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能够有效避免高强投物伞伞绳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伞绳造成的灼伤,确保物品投递安全,在本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纤维绳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的高强投物伞伞绳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绳索通常是由多股纱或线捻合或编织而成的特殊纺织品,直径较粗,以编织方法和直径大小可分为绳、索、缆。我国国家标准是以直径为l~4mm的称为绳或绳线。绳索的原料有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还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丙纶、涤纶、乙纶等化学纤维。绳索的特性由其原料、加工方法决定,按其制作方法基本可以分为编织、拧绞、编绞等三类。绳类多用于服装、民用和特种用途。
特殊用途类绳的市场需求量很大,目前主要在国防军工、交通港口、运动伞和船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用于高强投物伞、飞机阻力伞、投物伞和运动伞,以及船舶、起重装卸、服装等,编织伞绳、松紧绳、缓冲绳、传动绳、攀登绳等被大量运用。
高强投物伞伞绳在投物空降时通常会发生较大摩擦产生火花,伞绳发生灼伤,降低伞绳强力甚至烧断伞绳,严重威胁空投物品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以上提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的高强投物伞伞绳,该高强投物伞伞绳由多根S捻向第一绳股和相同数量的Z捻向第二绳股编织而成;其中,
第一绳股由多根纤度为1500~3000D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加捻而成,且第一绳股经防灼剂处理;
第二绳股由多根纤度为1000~3000D的芳纶1414纤维长丝加捻而成;
防灼剂包括15~30%的硅油、5~10%的粘合剂、5~12%的渗透剂和余量的水,其中,百分比含量为质量百分比。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的高强投物伞伞绳,第一绳股的数量设置为2、3、4、6、8或12股。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的高强投物伞伞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的数量设定为1~3根,加捻捻度为30~110捻/米。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的高强投物伞伞绳,芳纶1414纤维长丝的数量设置为2~4根,加捻捻度为30~150捻/米。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的高强投物伞伞绳,防灼剂还包括3~8%的纳米碳材料,含量以质量百分比计。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的高强投物伞伞绳,硅油包括硅油微胶囊,硅油微胶囊的粒径设定为50~150nm。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的高强投物伞伞绳,其外表面包覆有一层防灼剂。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防灼、微缓冲功能的高强投物伞伞绳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
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加捻,得到S捻向第一绳股,多根芳纶1414纤维长丝加捻,得到Z捻向第二绳股;
加捻后的第一绳股针织成第一绳股针织布;
用防灼剂处理得到的第一绳股针织布;
在恒温水浴中热处理防灼剂处理后的第一绳股针织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7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