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缺陷治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56877.6 | 申请日: | 2019-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6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佘海龙;耿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鸿锐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1 | 分类号: | E21D9/01;E21D11/10;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王庆彬 |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冀南新区马头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缺陷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缺陷治理方法,其包括:S10、对隧道的衬砌混凝土进行检测,得到衬砌混凝土的缺陷;S20、针对不同的混凝土缺陷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本发明通过采用雷达检测法、敲击检测法、打孔检测法和取芯检测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对隧道的衬砌混凝土进行检测,得到混凝土的缺陷情况,并且根据不同的缺陷采用了不同的修复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对隧道的缺陷进行修复,解决了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其涉及一种隧道缺陷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所以隧道量也十分巨大。运营隧道的脱空和掉块严重影响了隧道的运营安全,目前的主要解决方法为模筑混凝土换填法,所述模筑混凝土换填法的优点:(1)属于传统方法,工艺成熟度高,实施简单;(2)材料容易制备,设备较为简单操作方便;(3)钢拱架或格栅钢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加固作用。
同时此方法也有非常致命的缺点:(1)需要大拆大换,具有很高的安全风险;(2)施工周期较长,无法适应天窗时间低于6小时的普通铁路,造价相对较高,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3)混凝土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支撑模板无法振捣,混凝土密实度较差,容易渗漏水或者出现次生问题。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隧道缺陷治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缺陷治理方法,其适用于运营隧道,以快速高效地解决运营隧道的空洞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缺陷治理方法,其包括:
S10、对隧道的衬砌混凝土进行检测,得到衬砌混凝土的缺陷;
S20、针对不同的混凝土缺陷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其中,所述不同的处理措施包括:脱空注浆工艺、带模注浆工艺、分段带模注浆工艺和/或分层喷射砂浆工艺。
可选的,S20具体为:在有钢筋的混凝土中,当二衬混凝土厚度大于或者等于5cm时,采用脱空注浆工艺进行修复;当二衬混凝土厚度小于5cm,且空洞面积小于或者等于2m2时,采用带模注浆工艺进行修复;当二衬混凝土厚度小于5cm,且空洞面积大于2m2时,采用分段带模注浆工艺或分层喷射砂浆工艺进行修复;
在无钢筋的混凝土中,当二衬混凝土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0cm时,采用脱空注浆工艺进行修复;当二衬混凝土的厚度小于10cm时,且空洞的面积小于或者等于2m2时,采用带模注浆工艺进行修复;当二衬混凝土的厚度小于10cm,且空洞的面积大于2m2时,采用分段带模注浆工艺或分层喷射砂浆工艺进行修复;
当混凝土密实度低于预设的某一阈值;或者混凝土的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或者此区域内混凝土开裂严重时,将该区域的混凝土凿除,按照空洞的处理方法进行。
可选的,S10中,采用雷达检测法、敲击检测法、打孔检测法和取芯检测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对隧道的衬砌混凝土进行检测。
可选的,所述雷达检测法包括:
R1、对隧道拱顶衬砌混凝土的相对介电常数或电磁波波速做现场标定,得到相对介电常数标定值和电磁波波速的标定值;
R2、沿隧道方向布置多组平行的纵向测线,所述纵向测线包括拱顶中心线,以及在所述拱顶中心线的左右两侧间距为0.5m~1.0m两条线;或者每个隧道断面不少于5个测点;
R3、开启雷达检测设备,确保该雷达检测设备工作正常,并保持移动速度在3~5km/h;当分段测量时,相邻测量段接头重复长度不小于1m;根据雷达检测设备返回的信号,判断混凝土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鸿锐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鸿锐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6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