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6125.X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7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梁福根;姚胜;赵海儒;钟利强;张维亮;刘钦;罗英武;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2/02;C08F220/34;C08F228/02;C08F220/54;C08F220/58;D21H21/1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123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两性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在水相中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反应釜加入丙烯酰胺类单体、阴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可交联阳离子单体、交联剂和分子量调节剂,用酸调整pH为1.5-4;
2)将反应釜中的物料加热到50-90℃,加入适量的引发剂,引发单体发生聚合反应;
3)控制反应釜中的物料温度在95℃以内;
4)高位釜加入丙烯酰胺类单体、阴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可交联阳离子单体和交联剂,控制pH为1.5-4;
5)待步骤3)温度稳定后,在10-120min内将步骤4)高位釜中的物料滴加到步骤1)反应釜中继续进行反应;
6)步骤5)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每隔10-20min加一次引发剂,直到粘度达到在25℃时为2000-20000cpa·s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
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丙烯酰胺类单体 90-180份,
阴离子单体 1-25份,
阳离子单体 3-60份,
可交联阳离子单体 1-10份,
交联剂 0.01-10份,
分子量调节剂 0.1-5份;
所述的丙烯酰胺类单体选自: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阴离子单体选自:不饱和一元羧酸、不饱和二元羧酸、不饱和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阳离子单体选自:不饱和季铵盐或叔胺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可交联阳离子单体选自: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环氧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环氧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环氧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环氧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酰胺类单体选自: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乙烯基磺酸钠、丙烯磺酸、甲基丙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烯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单体选自: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二甲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选自: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烯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甲苯、双丙烯酸亚乙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量调节剂选自:巯基乙酸、巯基丙酸、次亚磷酸钠、2-巯基乙醇、甲基丙烯磺酸钠、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过冷却反应釜夹套或向物料中添加冷水的方法来控制物料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生产的产品的固含量10-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釜中丙烯酰胺类单体的量与高位釜中丙烯酰胺类单体的量之比在1:0.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61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