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CI状态确定方法、信道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55417.1 | 申请日: | 2019-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8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哲;杭海存;纪刘榴;施弘哲;毕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tci 状态 确定 方法 信道 传输 终端设备 网络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一种传输配置指示状态确定方法、信道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传输配置指示状态确定方法中,针对K次重复传输对应的K个时间单元,根据TCI信息,确定在至少两个时间单元上传输的同一个物理共享信道关联的TCI状态不同。信道传输方法中,在至少两个时间单元上,同一个物理共享信道由不同的网络设备传输,并关联不同的TCI状态。可避免同一个PDSCH始终由一个网络设备传输给终端设备,当多个网络设备中其中一个网络设备出现传输功率差时,导致该传输功率差的网络设备所传输的物理共享信道的接收性能总体较差的问题。同一个物理共享信道由多个网络设备传输,并关联多个TCI状态,能够改善传输的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CI状态确定方法、信道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一些业务场景对通信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可利用信道在时域、频域以及空域等至少一个维度中的分集增益,使得通信过程能够利用这些独立的信道,降低信道衰落的影响。
例如,多个基站进行协作传输,可利用空域复用或频域复用,结合时域分集的重复传输方案,达到改善传输可靠性的目的。另外,在该融合方案中,基站需要向终端指示各个基站与终端之间信道的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TCI)状态,终端才能获得各物理共享信道的信道大尺度参数所关联的信号,进而能够对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数据进行解码。
因此,针对上述重复传输方案,如何进一步改善传输的鲁棒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TCI状态确定方法、信道传输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能够有效改善传输的鲁棒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传输配置指示状态确定方法。针对K次重复传输对应的K个时间单元,该传输配置指示状态确定方法在至少两个时间单元上确定的同一个物理共享信道关联的TCI状态不同。也就是说,终端可接收到不同TCI状态对应的不同网络设备所传输的同一个物理共享信道。避免了同一物理共享信道仅能由同一个网络设备传输,当该网络设备出现传输功率差时,导致该物理共享信道的接收性能差的问题。可见,本申请能够改善传输的鲁棒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传输配置指示状态确定方法包括:终端接收传输配置指示TCI信息;并根据所述TCI信息,确定第一时间单元上第一物理共享信道关联的TCI状态以及第二物理共享信道关联的TCI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K次重复传输对应的K个时间单元中的时间单元。第一物理共享信道和第二物理共享信道在所述任一时间单元上并行传输。所述K个时间单元中至少两个时间单元上,同一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所关联的TCI状态不同。所述K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各物理共享信道可分别关联不同的物理层参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物理层参数包括:数据传输层(layer)、天线端口(antenna port)、码分复用(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CDM)组,以及频域资源中一个或多个。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物理共享信道与TCI状态的关联关系,还可以为物理共享信道的各物理层参数与TCI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
其中,天线端口可以为传输物理共享信道的端口,可称为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端口。频域资源为调度物理共享信道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指示的频域资源,该频域资源可以为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或者调度物理共享信道的下行控制信息中频域资源分配(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FD-RA)域所指示的频域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5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