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三电源快切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4774.6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1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牛利涛;何信林;彭金宁;兀鹏越;周峰旭;吴晋;罗俊然;罗勇;郭小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9/06;H02H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线 燃气蒸汽联合 分布式能源 机组 备用电源 工作电源 限流电抗器 进线开关 进线 电源 限流保护开关 进线电源 通断控制 相邻机组 用电负荷 并联 功角 主变 配置 投资 | ||
1.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三电源快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台机组,每台机组分别设置有一高压厂用母线和用于提供工作进线电源的工作电源进线,工作电源进线经限流电抗器连接在主变低压侧,限流电抗器两端并联有高速限流保护开关;任意两台机组的高压厂用母线之间分别通过备用电源进线开关连接,通过备用电源进线开关的通断控制机组之间的高压厂用母线之间的连接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三电源快切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某一机组的工作进线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时,其高压厂用母线与另外两个机组的高压厂用母线之间的备用电源进线开关有一个在分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三电源快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机组中分别设置有一快切装置,三个机组中,对于某一个机组的高压厂用母线而言,另外两个机组的高压厂用母线作为备用电源,通过快切装置实现两个备用电源优先级的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三电源快切系统,其特征在于,主变低压侧至工作电源进线采用浇筑母线连接,备用电源进线采用电缆连接,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来自同一个变电站,采用相同的接线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三电源快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抗器的高压侧设置有用于检修隔离的隔离开关,任意两台机组的高压厂用母线之间连接的备用电源进线开关还串联有隔离刀闸。
6.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三电源快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结合燃气轮机启动曲线和不同阶段辅机系统的出力综合分析出不同阶段的厂用负荷分布情况,包括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机组高盘和机组带负荷阶段不同的厂用电负荷分布情况;充分利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厂用负荷呈阶段性分布的特点,选择工作进线开关和备用进线开关的容量,确定后进入步骤2);
步骤2)设置高压厂用电的电压与发电机电压及主变低压侧电压相同,确定后进入步骤3);
步骤3)在主变低压侧和工作进线之间设置电抗器,确定后进入步骤4);
步骤4)在电子设备间设置双备用电源切换装置,在电源进线开关的快切合闸回路中设置闭锁逻辑,防止同一台机组高压厂用电同时负载三台机组运行,确定后进入步骤5);
步骤5)双备用电源快切装置选择备用电源的优先级,实现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一之间的双向切换或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二之间的双向切换,完善快切系统的二次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三电源快切方法,其特征在于,统计每套机组的厂用总负荷,用于确认工作进线开关的容量;计算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厂用最高负荷,用于确定备用进线开关的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三电源快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每套机组的厂用总负荷为所有高压电动机和低压厂变容量之和;工作进线开关容量是针对不同阶段厂用负荷的要求并留有不小于10%的裕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三电源快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高压厂用电工作进线电源取自主变低压侧,双备用电源取自相邻机组的高压厂用母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三电源快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过系统容量、系统阻抗和主变的阻抗,计算主变低压侧短路电流,采用节点法计算主变低压侧的短路电流,根据主变低压侧短路电流确定限流电抗器的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47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