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楂酸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54469.7 | 申请日: | 2019-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陆灏;王丽娜;黄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1/56 | 分类号: | A61K31/56;A61K45/06;A61P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曹翠娟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山楂酸 胰岛β细胞 作用机制 糖尿病 损伤 制备 治疗 胰岛细胞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辅助治疗 体内实验 体外实验 药物用途 混合物 半合成 调控 可用 应用 合成 预防 | ||
本发明公开了山楂酸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药物中的应用,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表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山楂酸或其衍生物,或其天然、合成或半合成的含山楂酸的混合物或者含有所述酸的组合物对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山楂酸依赖于AMPK/mTOR通路调控的自噬,可用于制备预防、治疗、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不伴或伴有胰岛β细胞损伤的药物。本发明山楂酸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归功于山楂酸或其衍生物通过依赖于AMPK‑mTOR通路调控的胰岛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且该新的作用机制从未被报道过,与山楂酸现有药物用途的作用机制也完全不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的新适应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山楂酸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全球DM患病率呈上升趋势,IDF最新研究显示目前全球有4.25亿糖尿病患者。2013年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病率为10.4%。T2DM的发病主要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相关,胰岛β细胞凋亡和功能障碍是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重要原因,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β细胞功能是目前T2DM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T2DM患者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有多种因素,包括糖脂毒性和淀粉样蛋白在胰腺的沉积,通过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引起胰岛β细胞凋亡。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机体自我保护机制,在生物合成、细胞发育、机体稳定、组织重塑和疾病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与T2DM、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有关。近年研究表明,自噬受到糖、脂毒性及炎性因子的影响,细胞自噬失调可导致胰岛素分泌降低,自噬和胰岛β细胞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自噬的发生过程有多种基因参与,这些基因称为自噬相关基因Atg,Atg的编码蛋白参与了自噬的诱导、产生、成熟和再循环。Atg8在哺乳动物称为LC3,自噬启动后,LC3转位到自噬体膜即LC3-Ⅱ, LC3-Ⅱ定位于前自噬体和自噬体,是自噬体的标志分子。同时,自噬的激活还受到一些信号途径的调控,目前关注较多的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信号通路。mTOR作为氨基酸(amino acid)、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胰岛素等的感受器,对细胞生长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mTOR和自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负反馈调节回路,使细胞处于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稳态。mTOR上游的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在细胞内行使能量代谢调节的蛋白激酶。AMPK激活目前被认为能抑制mTOR的活性,从而激活自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44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女性性激素药物组合物给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