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微孔隔离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53668.6 | 申请日: | 2019-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1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彭文磊;谢嘉宜;雷彩红;徐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H01M50/403;H01M50/406;H01M50/417;B29K23/00;B29K105/04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微孔 隔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聚丙烯微孔隔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将引发剂、抗氧剂和活性反应物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溶解在溶剂中,得到反应活性溶液;然后加入聚丙烯,混合均匀,得到具有活性基团的聚丙烯接枝料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具有活性基团的聚丙烯接枝料溶液、纳米二氧化硅和聚丙烯混合,得到共混物;
(3)将步骤(2)制得的共混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具有活性基团的聚丙烯预用粒料;
(4)将步骤(3)制得的具有活性基团的聚丙烯预用粒料经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流延吹塑成薄膜,得到初始流延薄膜;
(5)将步骤(4)制得的初始流延薄膜依次进行热处理、热拉伸和热定型,得到接枝了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丙烯微孔膜;
(6)将步骤(5)制得的接枝了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丙烯微孔膜展平夹持固定以施加均匀张力;然后在50~80℃热水中定型3~7h,得到聚丙烯微孔隔离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微孔隔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引发剂为BPO和ABVN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中所述的引发剂的用量为聚丙烯接枝料质量的0.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微孔隔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抗氧剂为1010;
步骤(1)中所述的抗氧剂的用量为聚丙烯接枝料质量的0.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微孔隔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活性反应物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的用量为聚丙烯接枝料质量的0.0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微孔隔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2~8g/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微孔隔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具有活性基团的聚丙烯接枝料的用量为具有活性基团的聚丙烯接枝料和聚丙烯总质量的2~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微孔隔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为具有活性基团的聚丙烯接枝料和聚丙烯总质量的0.02~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微孔隔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所述的熔融挤出流延吹塑成薄膜的条件为模头温度210~240℃,流延辊温为80~100℃,牵伸比为70~150;
步骤(5)中所述的热处理的条件为145℃热处理30min;
步骤(5)中所述的热拉伸为一步法热拉伸;
所述的一步法热拉伸的具体操作为:热处理膜后直接升温130~140℃热拉伸;
步骤(5)中所述的热定型的条件为140~145℃热定型10~20min。
9.一种聚丙烯微孔隔离膜,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丙烯微孔隔离膜在电池制备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36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