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塔筒段和塔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52089.X | 申请日: | 2019-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杨;郝华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奕晴;马翠平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塔筒段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塔筒段和塔架,混凝土塔筒段包括底端筒节,底端筒节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突出段、中部连接段以及下部突出段,中部连接段的内表面相对于上部突出段的内表面和下部突出段的内表面沿径向形成凹陷,从而在底端筒节的内表面上形成用于对预应力索进行张拉的张拉操作腔,底端筒节中设置有底端筒节预应力孔道,底端筒节预应力孔道包括纵向贯穿上部突出段的第一段孔道和纵向贯穿下部突出段的第二段孔道,第一段孔道的下端口和第二段孔道的上端口设置在张拉操作腔中,该混凝土塔筒段可以与实心塔筒基础配合,从而可以降低塔架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塔筒段和塔架。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通常有钢塔、混凝土塔架以及钢-混凝土塔架。
混凝土塔架以及钢-混凝土塔架通常都包括混凝土塔筒段,该混凝土塔筒段通过预应力索进行张拉并与塔筒基础固定连接。预应力索的张拉端通常位于塔筒基础的内部,为了便于安装人员对混凝土塔筒段的预应力索进行张拉,塔筒基础形成为由混凝土材料形成的空心基础,该空心基础内可以具有适于安装人员操作的操作空间,张拉端暴露于该操作空间内。大量工程实践表明,相较于普通实心基础,空心基础虽然在混凝土工程量上有所减少,但是在钢筋用量方面,远大于实心基础,因此较实心基础,该空心基础的制造成本更高,导致具有空心基础的塔架的制造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混凝土塔筒段和塔架,以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塔筒段,以能够适用于实心结构的塔筒基础,从而降低塔筒基础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架,以降低塔筒基础的制造成本,从而降低整个塔架的制造成本。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混凝土塔筒段,所述混凝土塔筒段包括底端筒节,所述底端筒节包括中部连接段以及位于所述中部连接段两端的上部突出段和下部突出段,所述中部连接段的内表面相对于所述上部突出段的内表面和所述下部突出段的内表面沿径向形成凹陷,从而在所述底端筒节的内表面上形成用于对预应力索进行张拉的张拉操作腔,所述底端筒节中设置有底端筒节预应力孔道,所述底端筒节预应力孔道包括纵向贯穿所述上部突出段的第一段孔道和纵向贯穿所述下部突出段的第二段孔道,所述第一段孔道的下端口和所述第二段孔道的上端口设置在所述张拉操作腔中,该张拉操作腔能够提供预应力索的张拉操作空间,从而使张拉操作无需在空心塔筒基础内进行,混凝土塔筒段也就能够匹配连接于实心塔筒基础,从而降低塔筒基础的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塔架的制造成本。
更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塔筒段还包括上部筒节,所述上部筒节位于所述底端筒节的上方,所述上部筒节中设置有上部筒节预应力孔道,所述上部筒节预应力孔道与所述底端筒节的第一段孔道能够连通。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塔筒段还包括中间筒节,所述中间筒节位于所述上部筒节与所述底端筒节之间,所述中间筒节与所述上部筒节同轴设置,所述中间筒节设置有与所述上部筒节预应力孔道对齐的中部筒节预应力孔道。
具体地,所述上部筒节具有平直段和位于所述平直段上端的径向突出段,所述径向突出段相对于所述平直段沿径向向内突出,所述上部筒节预应力孔道位于所述径向突出段中,其中,所述平直段的内表面形成为圆筒状,并且沿轴向方向看时,所述上部筒节预应力孔道位于所述平直段的内表面的径向内侧,从而防止上预应力索与平直段的内表面发生干涉,以能使上预应力索能顺利插入到第一段孔道内。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塔筒段还包括中间筒节,所述中间筒节位于所述上部筒节与所述底端筒节之间,所述中间筒节与所述上部筒节同轴设置,其中,所述平直段的内表面形成为圆筒状,并且沿轴向方向看时,所述上部筒节预应力孔道位于所述中间筒节的内表面的径向内侧,从而可以降低中间筒节的制造成本,也防止上预应力索与中间筒节的内表面发生干涉,以能使上预应力索能顺利插入到第一段孔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20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硅块状散料回转式自动包装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复合玻璃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