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工件的机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0966.X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9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民;林光映;林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胜亚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1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基准面 工位通槽 机加工 平面度 耳部 夹持 高精度工件 高精度加工 旋转工作台 拆下 加工 工件平面度 基本轮廓 同一表面 翻转 复数 铣平 切除 保证 贯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工件的机加工工艺,步骤S1、预先将型材加工出基本轮廓和复数个夹持耳部;步骤S2、将所有夹持耳部同一表面铣平作为加工基准面,并保证所有加工基准面平面度总和为工件高精度加工面的平面度的一半;步骤S3、将型材的加工基准面朝下固定于一个旋转工作台上,该旋转工作台上设有贯穿于所述旋转工作台的正、反面的工位通槽,固定时保证工件高精度加工面处于工位通槽的范围内;步骤S4、对型材的正面进行机加工,完成后不拆下型材,直接将旋转工作台翻转180度后,直接透过所述工位通槽加工型材的反面,从而使加工好的正面和反面的平面度达到工件平面度的要求;步骤S4、拆下工件,重新固定后切除所有夹持耳部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对工件进行高精度机加工的工艺。
背景技术
机加工是机械加工的简称,是指通过机械精确加工去除材料的加工工艺。机械加工主要有手动加工和数控加工两大类。手动加工是指通过机械工人手工操作铣床、车床、钻床和锯床等机械设备来实现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手动加工适合进行小批量、简单的零件生产。数控加工(CNC)是指机械工人运用数控设备来进行加工,这些数控设备包括加工中心、车铣中心、电火花线切割设备、螺纹切削机等。绝大多数的机加工车间都采用数控加工技术。通过编程,把工件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X,Y,Z)转换成程序语言,数控机床的CNC控制器通过识别和解释程序语言来控制数控机床的轴,自动按要求去除材料,从而得到精加工工件。数控加工以连续的方式来加工工件,适合于大批量、形状复杂的零件。
如图1至图1b所示,为一种机加工工件200的结构,其正面201、反面202的加工精度需达到平行度为0.02mm,垂直度则需达到0.005mm,因此属于高精度机加工的工件。然而目前采用数控加工很难加工出如此高精度的工件出来,原因是:目前在数控机床加工时,工件是通过夹具固定刀具下方的工作台的台面上,当工件加工好一个加工面(如正面201)时,需从夹具上拆下更换另一个加工面(如反面202)再次装夹后进行加工,也就是说每加工一个加工面更换另一个加工面时,都要经历一次拆卸和装夹,且每次加工均以工作台面为加工基准面,再由于灰尘的粒径一般在1~200μm之间,与0.02mm和0.005mm重合或接近,因此很难保证工作台面的清洁度达到要求,只要工作台面有一粒灰尘,就有可能因再次装夹而引起移位,或是留在工作台面上的灰尘数量发生改变,都会影响另一面的加工精度,使两个加工平面的平行度和垂直度达不到精度要求。这已经成为很多机加工企业难以克服的困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工件的机加工工艺,保证多次加工的过程中基准面不发生改变,从而充分保证了加工精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精度工件的机加工工艺,包括:
步骤S1、将粗加工的型材铣出复数个加工基准面,并保证所有加工基准面平面度总和为工件高精度加工面的平面度的一半或更小;
步骤S2、将型材的加工基准面朝下固定,对型材的正面进行机加工,完成后保持型材的夹持状态,直接将型材翻转180度后继续加工型材的反面,直到达到工件高精度加工面的平面度要求。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步骤S2的固定具体是将型材的加工基准面朝下固定于一个旋转工作台上进行的,该旋转工作台上设有贯穿于所述旋转工作台的正、反面的工位通槽,固定时保证工件高精度加工面处于工位通槽的范围内;当型材的正面加工完后,直接将旋转工作台翻转 180度,让刀具透过所述工位通槽继续加工型材的反面。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步骤S1中的加工基准面是设在预设于型材的夹持耳部上;
并在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
步骤S3、切除所有夹持耳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胜亚模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胜亚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09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轮壳连接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压管道接头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