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橡胶护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0284.9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9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耿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锦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59/02 | 分类号: | B63B59/02;E02B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橡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橡胶护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贯穿第一橡胶圈内部的底端并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橡胶圈一侧的顶端皆安装有第二螺栓,且第二螺栓皆贯穿第一支撑杆并延伸至底座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第一橡胶圈一侧的端口皆焊接有支撑板。本发明通过多层防撞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结构丰富,增加了橡胶护舷的防撞能力,延长了橡胶护舷的使用寿命,同时对第一橡胶圈左右两侧进行加固,避免第一橡胶圈左右偏移,增加了装置的牢固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护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橡胶护舷。
背景技术
随着船运行业的不断发展,航船越来越多,也有了各式各样的橡胶护舷,用以吸收航船与岸边的碰撞能量,保护航船与码头免受损坏,传统的橡胶护舷基本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传统的橡胶护舷只是一层橡胶层,结构比较单一,防撞能力较弱,经过船只碰撞,仍然容易产生损伤,缩短了橡胶护舷的使用寿命,同时传统的橡胶护舷只有一根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固定并不稳定,橡胶护舷容易左右偏移,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橡胶护舷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橡胶护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橡胶护舷防撞能力较弱,降低了橡胶护舷的使用寿命,同时传统橡胶护舷的固定并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橡胶护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贯穿第一橡胶圈内部的底端并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橡胶圈一侧的顶端皆安装有第二螺栓,且第二螺栓皆贯穿第一支撑杆并延伸至底座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第一橡胶圈一侧的端口皆焊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外壁皆胶粘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的顶端皆胶粘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皆胶粘有第二橡胶圈,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皆胶粘在第一橡胶圈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皆胶粘在第二橡胶圈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外壁上皆胶粘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内部皆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后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中间皆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皆焊接在第一转杆的右侧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皆焊接在第二转杆的左侧上,所述连接轴两侧的第二橡胶圈外壁上皆胶粘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顶端皆胶粘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的顶端皆贴合在第三橡胶圈内壁上,所述第三橡胶圈的两端皆对称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皆胶粘在第三橡胶圈上,所述连接板的中部皆胶粘在第二橡胶圈上,所述连接板的底端皆胶粘在第一橡胶圈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倾斜边与底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60°。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外壁的直径等于第一弹簧内壁的直径,所述第一橡胶垫外壁的直径等于连接管内壁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外壁的直径小于连接管顶端孔洞的直径,所述连接管顶端孔洞的直径小于第一橡胶垫外壁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橡胶垫的顶端设置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的长度为20厘米,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为10厘米,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胶粘有橡胶软垫,且橡胶软垫呈斜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锦橡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锦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02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冰箱的制冰机及冰箱
- 下一篇:一种多处理器间的数据延迟时间计算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