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逐级氧化多段流化的烟气净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9568.6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6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罗津晶;毛中建;夏友贤;潘志欣;杨新宇;侯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厦门佰瑞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6;B01D5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逐级 氧化 流化 烟气 净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逐级氧化多段流化的烟气净化装置,包括逐级氧化模块和多段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逐级氧化模块与多段流化床装置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所述输送管上均安装有节流阀;
所述逐级氧化模块包括等离子体(12),所述等离子体(12)的侧壁上开设有氧气注入口(13),且等离子体(12)的正负极接线柱分别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等离子体(12)远离氧气注入口(13)的另一端开设有氧化剂排放口(14),所述氧化剂排放口(14)远离等离子体(12)的一端与输送管气密性连接;
所述多段流化床装置包括烟道(3),所述烟道(3)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三承托盘(7)、第二承托盘(6)和第一承托盘(4),所述第三承托盘(7)、第二承托盘(6)和第一承托盘(4)上均开设有密集的气孔(1),且第三承托盘(7)、第二承托盘(6)和第一承托盘(4)的下表面依次对应安装有第三风机安装管(11)、第二风机安装管(10)和第一风机安装管(5),所述第三风机安装管(11)、第二风机安装管(10)和第一风机安装管(5)的内部依次对应安装有第三风机(9)、第二风机(8)和第一风机(2),所述第三风机(9)、第二风机(8)和第一风机(2)均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的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开关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至供电电源;
所述氧化剂注入孔开设有至少两个;
所述第三风机安装管(11)、第二风机安装管(10)和第一风机安装管(5)的底部均为封闭式结构,且第三风机安装管(11)、第二风机安装管(10)和第一风机安装管(5)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
所述第三风机(9)、第二风机(8)和第一风机(2)由上到下的转动风力依次增强;
所述烟道(3)的底部开口为烟气进入口,且烟道(3)的顶部开口为烟气排放口;
所述第三承托盘(7)、第二承托盘(6)和第一承托盘(4)的上表面放置有活性炭烟气吸附剂;
吸附剂可以为活性炭、活性铝、分子筛多孔大比表面积的材质;
各级氧化剂注入点的注入流量和注入氧化剂的种类可以相同或不同;
多级流化装置包含不少于一种流化状态的存在,不同流化状态可以顺序出现也可以同时存在,可在同高度同时存在也可以在不同高度存在;
一种逐级氧化多段流化的烟气净化方法,其烟气净化方法为:
a、通过烟气进入口正确接入烟道(3),烟道(3)的内部第三承托盘(7)、第二承托盘(6)和第一承托盘(4)上分别放置吸附剂;
b、对照烟道(3)外壁上的氧化剂注入孔气密性接入输送管;
c、调节第三风机(9)、第二风机(8)和第一风机(2)的风力大小,使得吸附剂处于需要的流化状态,第一风机(2)控制大风量实现烟气与吸附剂的初次充分混合接触,较大的流化高度使飞溅的小颗粒吸附剂进入流化床第二级,避免吸附剂的损失;第二风机(8)用于烟气更长时间地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增加吸附效果,使用风量较第一级小,减少流化高度;在第三风机(9)通过调节风机风力大小,使用更小的风量实现吸附剂的回收,避免吸附剂的外溢损失;
d、调试并气密性接入多级氧化模块;
e、氧气经过等离子体(12)放电产生的臭氧或其他氧化剂由氧化剂注入孔注入烟道(3)内,与所需排放的烟气进行预先混合反应;
f、混合反应后的烟气,从烟道(3)的内壁与第三风机安装管(11)、第二风机安装管(10)和第一风机安装管(5)的外管壁之间以一定流速快速通过;
g、烟气通过处于不同流化状态的吸附材料,其中污染物质被吸附剂所吸附达到去除目的,且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损失,增大烟气与填料接触时间,增加吸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佰瑞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学;厦门佰瑞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95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