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隧道内移动火灾的火焰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9302.1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3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宇;吴志洪;尹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飞宇 |
主分类号: | G08B17/12 | 分类号: | G08B17/12;G08B25/00;G08B29/18 |
代理公司: | 33212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焰探测器 采集器 报警主机 采集区域 火焰探测 着火点 报警 隧道 环境适应能力 抗干扰能力 探测灵敏度 火灾 报警信号 故障状态 火灾信号 实时检测 自动触发 移动 标注 发送 传递 检测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隧道内移动火灾的火焰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隧道内设置火焰探测器(1),设定每N个火焰探测器(1)作为一个采集区域,一个采集区域设置一个采集器(2);采集器(2)实时检测火焰探测器(1)是否出现故障,将检测到故障的火焰探测器(1)标注为故障状态并记录其出现故障时间;当移动的着火点经过火焰探测器(1)前时,火焰探测器(1)被自动触发报警,并发送报警信号给采集器(2),采集器(2)按照设定规则进行判断是否为火灾;采集器(2)将火灾信号传递给报警主机(3),报警主机(3)给出结果。本发明能够准确进行火焰探测和精确报警,抗干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强,探测灵敏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灾报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的移动火灾火焰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火焰探测器能用于火灾报警。传统的火焰探测器大都为单探测设计,导致整体产品的抗干扰性不强,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干扰的影响而导致误报;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上,自然光、阳光、灯光、电焊等干扰源对此类单红外火焰探测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单红外火焰探测器对使用环境的要求很高,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各种要求;而且由于单红外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视角一般只能达到60-120度,保护面积小;不能形成一个余弦关系的视角圆锥。
专利号为200920124167.3的专利《红外火焰探测器》提供了一种改进后的红外火焰探测器,其包括2个具有不同接收波段的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通过信号处理电路与中央处理器(即单片机)相连。这2个红外传感器的红外线波长分别是3.8um和4.3um,4.3um非常接近于火焰的中心频率,而3.8um的红外线传感器不与火焰信号对应;因此这种结构的双波长红外火焰探测器,具备了非常高的防误报警能力,其灵敏度和探测距离也大大提高。其平面探测视角能达到180度。但是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例如对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的火灾(移动火灾)几乎不能报警。
目前现有的隧道内火灾的检测方法为:间隔50米设置一个红外火焰探测器,该红外火焰探测器将检测结果传导给中心控制平台,从而使中心控制平台能实时了解每个红外火焰探测器的检测结果。为了确保每个探测器探测结果的不误报,每个探测器需要多次响应后才会向中心控制平台发出报警信号。若按照着火的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22.22米/秒)在隧道中行驶。按现行规范,每50米一个探测点的设置,则每个点的探测响应时间应在2.25秒以内。而目前所有的火焰探测的探测响应时间都在10秒以上(消防产品检测规范要求为30秒内)。原因是,为了防止误报,火焰探测器须在一定时间内有多个火焰信号被探测到,才判定为真实信号。若将探测点设置为100米一个,一方面要修改规范,另一方面要有对应的探测距离为100米以上的火焰探测器,即便如此,其响应时间也应在4.5秒以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隧道内移动火灾的火焰探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隧道内移动火灾的火焰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隧道进口至隧道出口按照相同的间距设置火焰探测器;从隧道进口至隧道出口的每个火焰探测器进行编号,从而使每个火焰探测器均带有一个与其对应的唯一编码;
设定每N个火焰探测器作为一个采集区域,一个采集区域设置一个采集器;该采集区域内的每个火焰探测器与采集器相连;每个火焰探测器向采集器发送信号(状态信号等)均带有其对应的编码,从而得知信号与火焰探测器的对应关系;
所述相邻火焰探测器之间的间距为(50±20)米;
每个采集区域进行如下S1-2、S1-3:
S1-2、采集器实时检测火焰探测器是否出现故障,将检测到故障的火焰探测器标注为故障状态并记录其出现故障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飞宇,未经吴飞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9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列车车厢的火灾预警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火灾的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