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薄膜制备表面电晕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8383.3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0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军;袁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金田彩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9/10 | 分类号: | B29C59/10;B29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薄膜 制备 表面 电晕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制备表面电晕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塑料薄膜准备;S2:导向辊高度调节:将导向辊进行高度调节,以便塑料薄膜能够以特定的传输角度进行传送;S3:电晕装置位置调节;S4:塑料薄膜缠绕;S5:外壳套设;S6:电晕处理;所述的电晕装置包括电晕液压缸、电晕抬升架、电晕连架、转动销、转动板、调节螺栓、下拉弹簧、电晕滑板、限位机构、伸缩板、伸缩弹簧和放电头。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电晕处理机对塑料薄膜进行电晕处理时存在的现有电晕处理仅能够对塑料薄膜的电晕距离进行调节,无法进行位置与角度的调节,适用性较差;现有电晕机的放电头高度调节后无法观察放电头在电晕处理时是否发生位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制备表面电晕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对塑料、铝箔等薄膜材料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时,电极间由于高压电场对空气的作用,使空气发生电击穿发生电离,产生大量的等离子轰击材料表面并进人分子结构内,使材料表面分子产生极性,并去除表面油污从而提高材料的表面张力,使印刷、金属蒸镀、涂胶复合等加工牢固可靠;薄膜电晕处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特别是塑料包装膜,对其进行电晕处理是不可缺少的。
现有塑料薄膜进行电晕处理时由于不同的塑料薄膜厚度与材质不同,从而需要进行多工位的电晕处理,以便塑料薄膜能够彻底的进行电晕处理,现有多采用电晕处理机对塑料薄膜进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机对塑料薄膜进行电晕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1.现有电晕处理仅能够对塑料薄膜的电晕距离进行调节,无法进行位置与角度的调节,适用性较差;
2.现有电晕机的传输辊进行高度的调节时,无法对传输辊的调节位置进行矫正,使得传输辊进行塑料薄膜传输时因传输辊的歪斜造成塑料薄膜电晕效果差;
3.现有电晕机的放电头进行高度调节后无法观察放电头在电晕处理时是否发生位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薄膜制备表面电晕处理方法,所述的塑料薄膜制备表面电晕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塑料薄膜准备:将需要进行电晕处理的成卷塑料薄膜锁定在电晕支架的上端左侧;
S2:导向辊高度调节:将对称安装在电晕支架内端左右两侧的导向辊进行高度调节,以便塑料薄膜能够以特定的传输角度进行传送;
S3:电晕装置位置调节:导向辊的高度调节完毕后,调节电晕装置的位置,使得电晕装置处于合适的电晕位置,增加塑料薄膜的电晕处理效果;
S4:塑料薄膜缠绕:将成卷塑料薄膜的自由端穿过电晕支架左端导向辊的上侧面与电晕辊的下侧面,之后塑料薄膜绕过电晕支架右端导向辊的上侧面后进行向右传输;
S5:外壳套设:将电晕支架的外端上套设隔离架,隔离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排除塑料薄膜电晕时产生臭氧的排气管;
S6:电晕处理:隔离架安装完毕后,控制塑料薄膜进行收卷动作,塑料薄膜能够以一定的速度进行稳定传输,塑料薄膜进行传输时电晕装置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电晕动作,同时开启隔离架上的排气管,使得塑料薄膜进行电晕处理时产生的臭氧被抽离;
上述塑料薄膜制备表面电晕处理方法在S1-S6步骤中的作业工序需由电晕支架、导向辊、电晕装置与电晕辊配合完成相应的处理操作,其中:
所述的电晕支架为U型结构,电晕支架的内端左右两侧均分布有一个导向辊,导向辊安装在电晕支架的上端上,电晕辊位于两个导向辊之间,电晕辊安装在电晕支架的中部内端上,电晕装置位于电晕辊的下侧,电晕装置安装在电晕支架的底部上,电晕支架的下端前后侧面均设置有一个限位槽,通过导向辊的高度调节使得塑料薄膜缠绕在电晕辊上的面积得到调节,之后调节电晕装置的位置,使得电晕装置能够将塑料薄膜进行彻底的电晕处理,防止塑料薄膜因电晕处理不彻底造成塑料薄膜电晕效果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金田彩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金田彩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8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