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48227.7 | 申请日: | 201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6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戴绍斌;张雨薇;周铉棠;李正学;李玉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38/10;C04B38/08;C04B20/02;C04B14/08;C04B111/4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官群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磷石膏 装配式建筑 调湿功能 建筑石膏 墙体材料 制备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轻质墙体材料 工业废弃物 玻化微珠 改性复合 快速成型 民用建筑 硅藻土 缓凝剂 减水剂 配比为 引气剂 装配式 调湿 可用 内墙 轻质 固化 引入 应用 | ||
1.一种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及配比为:磷建筑石膏100重量份,减水剂0.3-0.5重量份,引气剂0.05-0.15重量份,改性复合硅藻土5-15重量份,缓凝剂0.05-0.15重量份,玻化微珠按磷建筑石膏体积的10-20%加入;
所述磷建筑石膏为磷化工副产品二水磷石膏经石灰中和处理后再煅烧得到的β-半水石膏,pH值为6-7,CaSO4·0.5H2O百分含量为90%以上,主要杂质磷、氟及有机物含量≤2%;
所述改性复合硅藻土的制备方法为:
1)将硅藻土在750℃下焙烧1h除去水分,研磨得到硅藻土粉末;
2)在冰水浴中,边搅拌边将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丙烯酸中进行中和,中和度达75%时加入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加入步骤1)所得硅藻土粉末,超声分散均匀,再向其中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随后于80℃下反应2.5h,再经烘干、粉碎制得复合硅藻土;
3)将步骤2)所得复合硅藻土浸泡在MgCl2溶液或CaCl2溶液或两者的混合溶液中,于60-70℃恒温水浴加热2-3小时,再过滤、烘干制得改性复合硅藻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硅藻土中SiO2含量>80%,孔径10~25nm,比表面积为40-65m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加入量为氢氧化钠溶液与丙烯酸中和溶液质量的0.15%;步骤2)硅藻土粉末加入量为氢氧化钠溶液与丙烯酸中和溶液质量的65%;步骤2)引发剂过硫酸钾加入量为氢氧化钠溶液与丙烯酸中和溶液质量的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MgCl2溶液浓度为20-30%,所述CaCl2溶液浓度为20-30%,所述两者的混合溶液中镁离子和钙离子总浓度为20-30%;步骤3)复合硅藻土浸泡在MgCl2溶液或CaCl2溶液或两者的混合溶液中,复合硅藻土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化微珠粒径为0.5-1.5mm,容重为50-80Kg/m3,吸水率≤40%,导热系数为0.040W/(m·K)。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萘系、聚羧酸系、三聚氰胺类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为SC石膏缓凝剂。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按配比称取各原料组分;
2)采用立式干粉搅拌机,取20重量份磷建筑石膏与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混合搅拌3min,再将剩余80质量份磷石膏加入混合,然后依次加入玻化微珠和改性复合硅藻土,在45-55r/min下搅拌5min,加水搅拌,达到标准稠度为220±5mm时,将其倒入模具中,经振实,成型养护,脱模和修边后即得到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于装配式建筑的调湿功能磷石膏墙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成型养护工艺条件为:在温度为20±2℃、湿度为65±5%条件下放置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82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