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铝合金套筒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7413.9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7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6 | 分类号: | C22C21/06;C22C21/10;C22C21/16;C22C21/18;C22F1/047;C22F1/053;C22F1/057;B21J5/00 |
代理公司: | 33301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卢海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度铝合金 套筒 产品加工成本 铝合金紧固件 重量份数配比 材料利用率 产品成型 方式效率 合金元素 技术生产 力学性能 时效处理 机加工 配比 加热 成型 加工 合金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紧固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铝合金套筒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所述合金元素配比:0.2~6wt.%的Zn,0.2~6wt.%的Mg,0.2~3wt.%的Mn,0.2~4wt.%的Cu,0.1~2wt.%的Sc,0.1~2wt.%的Yb,0.1~1wt.%的Tb,0.2~2wt.%的Zr,余量为Al。该高强度铝合金套筒的加工方法,选择的合金成分通过时效处理后满足抗拉强度450MPa以上,硬度160HV以上。对该材料进行温镦成型,控制热温度、加热时间及生产速度,保证产品成型不开裂,同时满足力学性能无明显降低,采用温镦技术生产效率可达50件/分钟以上,材料利用率达90%以上,相对于传统机加工方式效率提高100倍以上,大大降低产品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铝合金套筒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紧固件成型工艺中,冷镦技术是主要工艺之一,该技术是在常温状态下, 对金属施加外力,使金属在预定的模具内成形,适用于钢制紧固件的大批量 生产。目前行业上高强度铝合金由于高强度、低塑性无法实现冷镦成型,故 在行业上多采用机加工成型方式进行生产加工,但是该工艺加工效率低、产 生的废料多、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解决这类高强度铝合金的镦造成型 加工紧固件,要么需对材料进行改制,使其软化后冷镦,然后再进行固溶时 效提高强度,但此工艺需要系统性地研究合金材料,目前行业上还没有太大进展,且产品固溶时可能变形造成尺寸超差。若直接温镦这类时效处理后的 高强铝合金,可简化生产流程,保证产品性能,降低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铝合金套筒的加工方法, 具备简化生产流程、保证产品性能、降低加工成本等优点,解决了制备高强 度铝合金的工艺加工效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简化生产流程,保证产品性能,降低加工成本的目的,本发 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S1:选料:选取一种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其配比为:0.2~6.5wt.%的Zn、 0.2~3wt.%的Mg、0.2~3wt.%的Mn、0.2~5wt.%的Cu、0.1~2wt.%的Sc、 0.1~2wt.%的Yb、0.1~1wt.%的Tb、0.2~2wt.%的Zr,余量为Al。
S2:对合金材料进行双级时效处理,先在70~120℃时效处理4~12h, 然后在130~200℃时效处理1h~30h,两次时效处理后分别进行空冷处理, 满足时效后产品硬度达到160HV以上,抗拉强度达到450MPa以上。
S3:对时效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温镦加工,温镦利用电阻加热并使材料温 度保持在250℃~400℃,生产速度50~80件/分钟,可保证材料60%以上压缩 变形不开裂,且避免材料高温过烧,同时保证产品硬度及抗拉强度无明显下 降。
S4:对温镦后的产品进行攻牙加工,加工速度50~80件/分钟。
S5:对螺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表面清洗除油,浸泡时间10~30分钟,离 心甩干速度800~1000转/分钟。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铝合金套筒的加工方法,具 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强度铝合金套筒的加工方法,通过对合金材料进行合金成分的控 制和双级时效处理,先在70~120℃时效处理4~12h,然后在130~200℃时 效处理1h~30h,两次时效处理后分别进行空冷处理,满足时效后产品硬度达 到160HV以上,抗拉强度达到450MPa以上,保证了基础材料的高强度,为温 镦后产品强度提供了基础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74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耐磨铝合金材料及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铝合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