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加长轴联轴器的找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7334.8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2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蔡胜义;曹俊;罗瑞阳;宋显超;齐俊杰;焦长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加长 联轴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加长轴联轴器的找正方法,中间加长轴的左侧为联轴器风机端,中间加长轴的右侧为联轴器电机端,中间加长轴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左端的联轴器风机端、设置在右端的联轴器电机端通过轴向找正的方法进行连接,在中间加长轴与联轴器风机端的两侧、中间加长轴与联轴器电机端的两侧分别架设有一块百分表,通过轴向找正的方法计算轴向之间的偏差,来调节电机与中间轴的中心偏差,从而将中间加长轴与联轴器电机端、联轴器风机端快速连接在一起,本发明找正精准,操作简单,计算精确,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量。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轴器对轮的找正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中间加长轴联轴器对轮的找正方法。
二、背景技术:
联轴器对轮的找正是转动设备安装及检修维护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保证转动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而找正的方式和方法则不仅关系到找正的精度而且关系到找正工作量的大小和工作效率,因此,联轴器对轮找正的方法在设备的安装及检修维护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型机组锅炉的六大风机常采用轴流式风机,由于轴流式风机的构造特点,风机叶轮与电机之间跨距较长,一般都采用中间轴的方式,且中间轴有时长达7米左右,两侧各用两个半弹性联轴器进行连接;鉴于中间加长轴联轴器的特殊性,对于施工现场联轴器找正来说,相较于非带中间加长轴联轴器的找正来说,相应地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间加长轴联轴器的找正方法,该方法中间操作过程简单,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间加长轴联轴器的找正方法,所述中间加长轴的左侧为联轴器风机端,所述中间加长轴的右侧为联轴器电机端,所述中间加长轴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左端的联轴器风机端、设置在右端的联轴器电机端通过轴向找正的方法进行连接,在所述中间加长轴与联轴器风机端的两侧分别架设有一块百分表,在所述中间加长轴与联轴器电机端的两侧分别架设有一块百分表,具体包括如下:
a、计算出风机侧张口=(偏差)为A*=(A1+B1)/2-(A3+B3)/2;
b、计算出电机侧张口=(偏差)为B* =(C1+D1)/2-(C3+D3)/2;
c、根据传统联轴器即非带中间加长轴的找正公式:
H1=(b1-b3)×L1/D+(a1-a3)/2,
H2=(b1-b3)×(L1+L2)/D+(a1-a3)/2,
其中:H1为前支撑计算后应加的垫,H2为后支撑计算后应加的垫, L1为联轴器中心到前脚的距离,(L1+L2)联轴器中心到后脚的距离,D为联轴器直径,a:径向偏差,b:轴向偏差;
得出:(1)电机前支撑调整 b* ×L1/D+(a1-a3)/2,
(2)电机后支撑调整 b* ×(L1+L2)/D+(a1-a3)/2,
d、 由(2)-(1)可得b* ×L2/D,由此可知,轴向偏差的调整只与前后支撑之间的距离有关;
e、调整风机侧轴向偏差A*,根据公式可得A*×L1/D,即电机侧连接轴联轴器上移A*×L1/D,因此电机与连接轴联轴器上下偏差为电机的A*×L1/D,轴向下偏差为B*-A*;
f、调整电机与中间轴的中心偏差,根据公式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7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