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ID通行证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6569.5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0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周智;杨懿;牛新民;牛新伟;施强;姜新天;李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万华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17/00;G06F21/60;G06F16/25;G06Q50/30 |
代理公司: | 51230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蓉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电子标签 后台数据库 防拆卸 通行证 身份证读取装置 车辆行驶信息 车辆信息 交通稽查 允许通信 数据量 制作 录入 检索 标签 储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通行证制作方法,用于交通稽查领域,包括后台数据库、身份证读取装置、RFID读写装置和RFID标签,采用上述方法制作RFID通行证,将用户的信息、车辆的信息及车辆允许通信的车辆行驶信息均录入RFID标签中,解决了现有的RFID防拆卸车辆电子标签在办理时流程较为简单,安全性较低,RFID防拆卸车辆电子标签内储存的数据量较小,大部分时候都是依靠标签中的车辆信息在后台数据库中检索该车辆的其他信息,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FID通行证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稽查系统在每辆合法机动车辆上安装远距离有源RFID防拆卸车辆电子标签,当机动车辆经过稽查点时,视频识别系统识别出当前的车牌号码,有源RFID读写设备读取安装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和车主电子标签的电子数据。如果是合法车辆,则两种方式所获得的车牌号码是一致的,若不一致则为套牌车辆。此时电子车牌管理系统自动将有问题的机动车辆车牌号、车辆类型和相关多媒体资料发送到交警指挥中心,并根据电子车牌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及时调度相关卡口现场拦截。
管理部门通过电子运营证管理软件平台发放电子标签型电子运营证,所有的数据通过128位AES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克服单纯存储内容加密的安全隐患,达到彻底仿伪造的目的。电子运营证发放后,固定在出租车右侧挡风玻璃处(车内),是营运车辆合法性的凭证,同时电子运营证采用醒目标识设计,同时具备直观的仿伪功能。采用手持PDA进行电子运营证的稽查,查询信息以及数据的修改,并对非法的车辆自动报警。
现有的RFID防拆卸车辆电子标签在办理时流程较为简单,安全性较低,RFID防拆卸车辆电子标签内储存的数据量较小,大部分时候都是依靠标签中的车辆信息在后台数据库中检索该车辆的其他信息,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RFID通行证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的RFID防拆卸车辆电子标签在办理时流程较为简单,安全性较低,RFID防拆卸车辆电子标签内储存的数据量较小,大部分时候都是依靠标签中的车辆信息在后台数据库中检索该车辆的其他信息,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RFID通行证制作方法,包括后台数据库、身份证读取装置、RFID读写装置和RFID标签,还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通过用户端在后台数据库进行注册后发起RFID通行证制作申请;
S2、后台数据库通过身份证读取装置读取用户身份信息,后台数据库通过交管局数据库查询该用户名下的车辆信息返回后台数据库;
S3、后台数据库将该用户名下的车辆信息通过用户端展示给用户,用户通过用户端选择自己名下的车辆进行办理;
S4、用户通过用户端输入所选车辆的车辆信息及车辆行驶信息;
S5、后台数据库记录用户输入的车辆信息及车辆行驶信息,将车辆信息及车辆行驶信息发送到RFID读写装置;
S6、RFID读写装置将车辆信息及车辆行驶信息写入RFID标签完成RFID通行证制作。
采用上述方法制作RFID通行证,将用户的信息、车辆的信息及车辆允许通信的车辆行驶信息均录入RFID标签中,解决了现有的RFID防拆卸车辆电子标签在办理时流程较为简单,安全性较低,RFID防拆卸车辆电子标签内储存的数据量较小,大部分时候都是依靠标签中的车辆信息在后台数据库中检索该车辆的其他信息,效率较低的问题。
还包括步骤S7、用户携带自己的身份证到交管机构领取自己申请的RFID通行证。避免RIFD通行证被他人冒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万华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万华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6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多协议兼容的电子标签系统
- 下一篇:RFID标签及自动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