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与包装物全方位结合一体的塑形不干胶标签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44635.5 | 申请日: | 2019-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9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达;孙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华达 |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 代理公司: | 32321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婷 |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延 不干胶标签 胶粘剂 形变薄膜 吹塑膜 塑形 加热 不干胶标签印刷 多层材料结构 包装方式 生产效率 外观要求 依次设置 包装物 高效性 积压 库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与包装物全方位结合一体的不干胶标签,所述塑形不干胶标签为多层材料结构,其包括:胶粘剂、压延吹塑膜及加热形变薄膜,所述胶粘剂、压延吹塑膜及加热形变薄膜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本发明解决了其他包装方式无法达到的功能性及外观要求,同时因为塑形不干胶标签印刷的灵活性及高效性,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减少库存积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与包装物全方位结合一体的塑形不干胶标签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包装标签材料及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产品包装标签是产品的身份证,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成分及功能信息,同时标签的包装还要能够与消费者心理需求及品牌商的诉求及社会责任达成共鸣。目前市场上对产品的包装方式有:在包装物表面直接印刷或在包装物表面贴上印刷好的标签,在包装物表面直接印刷的方式让包装物不能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导致生产成本高,不良报废成本高(印刷不良瓶体一起报废),其效率低;且因为经过多个加工环节对包装物的卫生等级形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该种包装方式慢慢被淘汰。标签被普遍推广,主要分为带胶标签和不带胶的标签,带胶标签因为能够与包装物很好的粘合所以市场量不断增大,但其弊端是不适合异形瓶体及全方位包裹,此种情形目前只能使用无胶标签;无胶标签主要是热收缩为主,其容易与包装物分离,存在外观缺陷及相关功能性问题。
综上所述:无胶标签:该种包装方式主要是通过加热让标签收缩与瓶体包裹在一起,但此种包装只适合硬质瓶体,且印刷图案容易变形,收缩两端与包装物密合度不够。局部不干胶标签:因为包装物形状问题,若选择不干胶标签那只能做局部贴标,且标签整体颜色要与包装物颜色能够搭配,这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整体效果不够完美。包装物表面直接印刷:该种工艺对包装物的原料要求高,工艺复杂,不良率高,且因为加工工艺及流程多容易对包装物形成污染;同时库存管控灵活度不够。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与包装物全方位结合一体的不干胶标签及其应用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问题,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与包装物全方位结合一体的塑形不干胶标签,所述塑形不干胶标签为多层材料结构,其包括:胶粘剂、压延吹塑类软质薄膜及拉伸遇热形边类薄膜,所述胶粘剂、压延吹塑类软质薄膜及拉伸遇热形边类薄膜从内向外依次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拉伸遇热形边类薄膜为具有加热产生一定方向形边收缩的薄膜;所述压延吹塑类软质薄膜为具有一定形变功能的薄膜;所述胶粘剂设置在软质的压延吹塑膜下面、起到与包装物粘连及服贴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能与包装物全方位结合一体的塑形不干胶标签的应用方法如下:
步骤1、让不干胶标签与包装物贴合,且采用压力装置进行压合,确保胶粘剂与包装物充分粘连;
步骤2、在包装物需要包裹的部位配置加热枪加热,压延吹塑类软质薄膜具有一定的服贴性及热塑性,拉伸遇热形变类薄膜因为加热枪的温度而产生收缩方向的变化,再作适当压合、调整,最终产品可以将被贴物完美粘合及包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2中所述加热枪的加热温度设置为200℃至40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使得胶粘剂能够让标签与瓶体紧密粘合,压延吹塑类软质薄膜具有一定的服贴性及热塑性,拉伸预热形变类薄膜因为加热枪的温度而产生收缩方向的变化,最终产品可以将被贴物完美粘合及包裹。
此种发明解决了其他包装方式无法达到的功能性及外观要求,同时塑形不干胶标签平面印刷也具有灵活性及高效性,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备货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塑形不干胶标签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华达,未经赵华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4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化产业监测方法
- 下一篇:电子标签及其驱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