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砂岩油水相对渗透率信息的表征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44076.8 | 申请日: | 2019-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6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来;王民;檀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 地址: | 26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砂岩 油水 相对 渗透 信息 表征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利用核磁-驱替联用装置测得实验数据求取致密砂岩油水相对渗透率进而分析水驱油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核磁-驱替联用装置测得实验数据求取致密砂岩油水相对渗透率进而分析水驱油过程的方法,通过核磁共振装置与岩心夹持器装置有效连接,完成核磁共振技术监测下的致密砂岩水驱油过程;
并利用重水驱替油;通过检测的正十二烷的T2谱中信号以及端口出液量求得绘制油水相渗曲;
然后结合地质情况对地层中的水驱油过程进行综合分析;
步骤一具体包括:
采用氦气法测量致密砂岩岩心样品的孔隙度Φ和渗透率k:对样品进行切割处理,制备成直径为2.5cm,长度在2~3cm的柱样,并且岩心表面要确保光滑且端面水平;之后对样品进行洗油,有机溶剂为石油醚,压力为5MPa,温度为80℃,时间持续24小时;之后,对洗油后样品进行110℃,24小时的烘干处理;待其烘干结束后放至天平上称重3次取平均值,然后放至核磁共振仪中进行核磁共振T2谱测试,测试2次;
步骤二具体包括:
首先测得烘干后的样品的T1-T2谱图;
再通过核磁共振测试对油进行标定,实现油的信号幅度与油的体积之间的转化;
然后先对样品进行油驱干样的实验;驱替结束后取出放入装有正十二烷的烧杯中静置24h;
所述利用核磁-驱替联用装置测得实验数据求取致密砂岩油水相对渗透率进而分析水驱油过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样品的预处理;
步骤二,核磁共振测试;
步骤三,核磁驱替实验;
步骤四,实验数据计算;
步骤五,实验数据处理;
标定步骤包括:
1)取出五只小号样品瓶称重并且分别测试五只小瓶的核磁共振T2谱;
2)分别量取0.3ml、0.6ml、1.0ml、1.5ml及2ml的正十二烷,放于样品瓶中,称量装有正十二烷后的瓶重;
3)分别对五只小瓶测试核磁共振T2谱;并去小瓶和基底反演得到核磁共振T2谱;
4)将五只油瓶信号幅度分别求和得到油的体积与油的信号幅度的关系,进而可对岩心中的可动油进行定量分析;
步骤三具体包括:
1)驱替时首先将处理好的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中,测饱和油状态下的T1-T2谱;然后逐步升高围压至预设值;
2)设置进口端施加流体压力并测T2谱;
3)当相邻两个T2谱信号幅度变化不明显,则升高驱替压力,重复这一过程;
4)当T2>100ms的自由流体处信号出现明显的变化时视为驱替开始,T2谱不再发生变化时驱替结束,实验结束时再测一次T1-T2谱图;
步骤四具体包括:
根据流体标定的标线方程组由核磁共振响应得到油的体积;当M0对应为初始饱和油状态下的孔隙中流体的核磁共振T2谱的信号幅度之和时,v油0即代替为孔隙总体积;通过核磁共振方法计算的孔隙度为:
驱替开始后,首先先将检测得到的油信号转换为油的体积,公式如下:
式中,v油代表油在岩心中所占的体积;i为T2>100ms处信号,为转换系数;实验认为最初饱和油状态为完全饱和状态,在驱替过程中,孔隙中水的体积为:
v水=v岩×φNMR-v油;
式中,v水代表地层水在岩心中所占的体积;v岩为岩心体积,φ气为最初气测法测得的孔隙度,驱替过程中的饱和度sw和so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40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