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2587.6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1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熊天文;薛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创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0;C02F3/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好氧 厌氧生物降解过程 混合液回流 兼氧生物 降解 硝酸盐 水处理技术领域 氮气 生化处理工艺 生物降解过程 兼氧微生物 泥水混合液 工业废水 好氧硝化 可生化性 剩余污泥 亚硝酸盐 氮化物 工艺段 污泥层 兼氧 排出 溶氧 脱除 总氮 总磷 去除 还原 废水 | ||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包括厌氧生物降解过程、兼氧生物降解过程和好氧生物降解过程,在厌氧生物降解过程、兼氧生物降解过程后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好氧工艺的对COD的去除,后续的好氧工艺,通过将好氧末端的泥水混合液间断地回流至该设备的底部,使好氧硝化好的混合液回流至该设备,通过溶氧浓度较高的混合液回流进来,可以将污泥层保持在兼氧的环境,在兼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将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化物和氮气,从而在该工艺段达到脱除总氮的目的,通过定期将剩余污泥排出,而降低整个工艺的总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随着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氨氮、磷等营养盐问题和国家环保局对污水排放标准一步步提高,沿用了许多年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高浊度和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要求,而且处理工艺流程长,系统庞大,而且还散发大量臭气。运营者要想达到最新排放标准,需要从新再投入高额的资金扩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占地面积使用和高额的污水处理设备及高额后期维护费用,然而,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回用技术系统(如活性炭过滤、微孔过滤、渗透膜净化等技术系统)投资高、后期维护运行费用高,太多的运营者难以承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包括厌氧生物降解过程、兼氧生物降解过程和好氧生物降解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业废水由底部进入升流式厌氧流化床,水流上升经过厌氧污泥层,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废水中的长链、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和短链的有机物,并去除一部分污染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工艺的对COD的去除;
S2、经升流式厌氧流化床处理后的废水由底部进入到升流式兼氧流化床,水流上升经过兼氧污泥层,通过兼氧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一部分污染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好氧工艺的对COD的去除;
S3、经升流式兼氧流化床处理后的废水由底部进入到脱碳BAF池,使废水与带有碳化微生物的生物滤料均匀接触,充分发挥微生物的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S4、经脱碳BAF池处理后的废水由底部进入到脱氮BAF池,使废水与带有硝化微生物的生物滤料均匀接触,充分发挥微生物的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得到达标排放水。
优选的,在S3和S4处理后产生反冲洗水,反冲洗水回流至S2中所述的升流式兼氧流化床底部,使好氧硝化好的混合液回流至该设备,通过溶氧浓度较高的混合液回流进来,可以将污泥层保持在兼氧的环境,在兼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将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化物和氮气,从而在该工艺段达到脱除总氮的目的。
优选的,在S1和S2处理过程中,定期将所述厌氧污泥层和所述兼氧污泥层中的污泥排入到污泥浓缩池处理,以降低整个工艺的总磷。
优选的,在S1中所述的升流式厌氧流化床包括由下至上分布的进水布水层、厌氧污泥层、泥水分离层、斜管填料层、清水层,在所述厌氧污泥层的底部设置了排泥装置,可定期排出剩余污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创环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创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2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