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式膜元件、卷式膜滤芯及卷式膜柱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2153.6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4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齐奇;谢涛;饶斌;罗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0 | 分类号: | B01D63/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条 卷式膜元件 导流通道 卷式膜 隔网 滤芯 交错连接 流动状态 浓差极化 平行设置 膜界面 内倾斜 导流 过滤 | ||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卷式膜元件、卷式膜滤芯及卷式膜柱。卷式膜元件包括第一隔网,第一隔网包括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第一支撑条的厚度尺寸小于第二支撑条的厚度尺寸,若干第二支撑条平行设置,相邻第二支撑条之间形成导流通道;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交错连接,形成第一隔网;其中,在相邻第二支撑条之间的第一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位于导流通道的底部和顶部,以使第一支撑条在导流通道内倾斜设置,第一支撑条用于使流经导流通道的溶液产生波动。本发明卷式膜元件中的第一隔网在对过滤溶液进行导流时,通过第一支撑条使溶液产生波动,改变溶液的流动状态,有效减弱临界膜界面溶液的浓度,减少了浓差极化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式膜元件、卷式膜滤芯及卷式膜柱。
背景技术
卷式膜元件目前是市场上使用广泛的膜应用形式之一,具有填装密度大、安装操作简便、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有效膜面积大、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常用的卷体式膜元件适用于流体分离领域中常见的分离膜,利用分离膜本身具有的分离特性,去除流体中某种或多种物质,达到净化过滤作用。
现有的卷式膜元件是由平板膜堆叠卷制而成,在卷制时必须焊接或者粘接才可制成卷式膜芯,而且平板膜堆叠多由多孔支撑材料插入三边密封的信封状膜袋,袋口与中心集水管相接,然后衬上起导流作用的料液(如盐水)隔网,两者一起在中心管外继绕成简,装入耐压圆简中即构成膜器组件。
但是,由于溶液在膜柱中利用压力驱动透过膜,溶质被截留,在膜与本体溶液界面或临近膜界面区域浓度越来越高;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溶质又会由膜面向本体溶液扩散,形成边界层,使流体阻力与局部渗透压增加,从而导致溶剂透过通量下降,产生浓差极化,从而导致平板膜堆叠卷制而成的卷式膜过滤效果、过滤流量和过滤精度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卷式膜元件、卷式膜滤芯及卷式膜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式膜元件,包括:
第一隔网,所述第一隔网包括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条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第一支撑条与所述第二支撑条交错连接,形成所述第一隔网;其中,在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的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导流通道的底部和顶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条在所述导流通道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条用于使流经所述导流通道的溶液产生波动。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式膜元件,包括:
第一隔网,所述第一隔网包括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条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第一支撑条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隔网;其中,位于所述导流通道内的所述第一支撑条表面设置凸起,所述第一支撑条用于使流经所述导流通道的溶液产生波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卷式膜元件还包括:
滤膜,所述第一隔网设置于弯折后的所述滤膜内,所述第一隔网一侧与所述滤膜的弯折位置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隔网与所述滤膜形成一体结构的膜片,若干所述膜片按照所述滤膜的相同开口方式堆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卷式膜元件还包括:
第二隔网,所述第二隔网设置在相邻所述膜片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隔网与所述膜片外侧面沿所述滤膜弯折位置的一端为起点密封粘接,直至所述滤膜的弯折位置的另一端,以使相邻所述膜片上两个所述滤膜的弯折位置的间隙作为所述第二隔网的出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以所述滤膜的弯折位置为起始端,依次按照阶梯形式进行堆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网的起始端位于两个所述滤膜的弯折位置之间,以使所述第二隔网与所述膜片依次按照阶梯形式进行堆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2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