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装箱智能大门节能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0015.4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3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平;田小龙;高延鹏;孙艳春;张晓康;马欣欣;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2;H04N5/235;H05B37/0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62204 兰州锦知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勾昌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节能控制装置 大门 车道 大门设备 集装箱 自动控制技术 采集装置 节能效果 节能信号 控制装置 用电装置 泛光灯 车流量 补光 摄像机 光照 节能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智能大门节能控制装置,包括节能信号采集装置、节能控制装置、智能大门控制装置、智能大门用电装置四个部分。本发明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于多个车道的集装箱智能大门,根据车流量大小,自动控制开启一定数量的车道及智能大门设备,其他车道及智能大门设备关闭,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根据光照情况,自动控制泛光灯给摄像机补光,达到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集装箱智能大门节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集装化运输已经成为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集装箱智能大门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集装箱智能大门主要安装在集装箱港口、码头、集装箱中心站等关键卡口处,用于实现对集装箱箱号的自动采集跟踪及残损状态检测,当集卡车所载集装箱通过时,集装箱智能大门能实现集装箱箱号的自动识别及集装箱残损状态的自动检测,并与集装箱管理系统联网,实现对于集装箱的跟踪管理。
集装箱智能大门一般由多个车道设备组成,每个车道的主要用电装置为泛光灯、摄像机、红外传感器、道闸机、红绿灯,每个车道设备的用电总功率为6kW左右,用电量比较大,当通过智能大门的集卡车数量较少时,则无须开启所有车道,否则所有用电装置上电,则造成电能的巨大浪费,集装箱智能大门系统车道的开启和关闭一般为人工判断和控制,无法实现自动控制,因此,研制智能大门的节能控制装置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智能大门节能控制装置,解决现有集装箱智能大门在使用过程中电能消耗大、损耗严重的问题。
一种集装箱智能大门节能控制装置,包括节能信号采集装置、节能控制装置、智能大门控制装置、智能大门用电装置四个部分,其中,
节能信号采集装置的光照传感器与节能控制装置的节能控制PLC通过信号线连接,集装箱智能大门等候区前方有m个集卡车专用车道,每个车道下面埋设一个车流检测地感线圈,车流检测地感线圈与对应的第一车检器连接,第一车检器分别与节能控制装置的节能控制PLC连接,智能大门由n车道组成,每个车道下方埋设一个车道地感线圈,车道地感线圈与对应的第二车检器连接,第二车检器分别与节能控制装置的节能控制PLC连接,节能控制装置的节能控制PLC与节能控制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节能控制继电器与节能控制PLC通过电缆连接,节能控制交换机与不同的智能大门控制装置的智能大门网络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每个智能大门控制装置的智能大门控制PLC与智能大门网络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智能大门网络交换机与摄像机通过网线连接,智能大门控制PLC与智能大门继电器通过电缆连接,智能大门继电器与摄像机通过电缆连接,智能大门继电器与红外对射开关通过电缆连接,智能大门继电器与泛光灯通过电缆连接,智能大门继电器与道闸机通过电缆连接,继电器与红绿灯通过电缆连接。
可选择地,当有集卡车进入智能大门等候区前方的集卡车专用车道时,车流检测地感线圈检测到有车辆进入,通过第一车检器将数据传输到节能控制装置的节能控制PLC,节能控制PLC实现进入等候区集卡车的计数功能,智能大门车道地感线圈检测进入智能大门的集卡车数量,通过第二车检器将数据传输到节能控制PLC,节能控制PLC计算出尚停留在等候区的集卡车数量,通过自动分流技术计算出需要开启的车道及数量,节能控制PLC发送车道的启闭指令给智能大门控制PLC,智能大门控制PLC接收到指令后,控制开启车道的红绿灯显示绿灯,摄像机、红外对射开关、道闸机等设备上电,光照传感器检测到摄像机需要补光时,智能大门控制PLC控制泛光灯上电,智能大门控制PLC控制需要关闭车道的红绿灯显示红灯,摄像机、红外对射开关、泛光灯、道闸机等设备断电,实现车道启闭自动控制与智能大门节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0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