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挡变速传动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39870.3 | 申请日: | 201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9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瞿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庆涛;刘苹 |
| 主分类号: | F16H3/087 | 分类号: | F16H3/087;F16H57/023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 地址: | 40810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输入轴 变速传动机构 齿轮空套 输出轴 花键 上套 输出轴连接 常啮合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挡变速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在输入轴上套装有第一、第二和第三齿轮,第二齿轮通过花键与输入轴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空套在输入轴上,在输出轴上套装有第四、第五和第六齿轮,第五齿轮空套在输入轴上,第四齿轮和第六齿轮通过花键与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六齿轮常啮合。本发明能够进一步优化三挡变速传动机构的结构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变速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公布号为CN10873042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三档变速装置,其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线,输出轴的内端伸入输入轴内端的端孔内,可旋转地支撑在输入轴的内端;输入轴上套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五齿轮,中间轴上套装有第二、第四、第六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常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常啮合,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常啮合。该种三挡变速装置虽然较其它的三档变速装置结构更加简单,但其仍然具有以下缺陷:一、具有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这三只轴,轴零件较多;二、输入轴与输出轴位于同一轴线上,使三挡变速装置在轴向的尺寸较大,导致三挡变速装置整体体积较大;三、输出轴内端可旋转地支撑在输入轴的内端,不仅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内端需要一只旋转配合的轴承,而且由于是悬臂支撑,为了提高输出轴的刚度,防止其产生绕动,在输出轴外端必须至少安装两只轴承,该种结构强度较低,制造成本较高;四、该三挡变速装置的其中一个挡位(第二档位)转速只能按1:1传递,在转速匹配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挡变速传动机构,以进一步优化其结构和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三挡变速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在输入轴上套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二齿轮通过花键与输入轴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空套在输入轴上,其分别位于并靠近第二齿轮的两端,第一齿轮的内端面以及第三齿轮的内端面设置有能够与第二齿轮啮合的内齿。
在输出轴上套装有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第五齿轮空套在输入轴上,第四齿轮和第六齿轮通过花键与输出轴连接,其分别位于并靠近第五齿轮的两端,第五齿轮在靠近第六齿轮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能够与第六齿轮啮合的内齿。
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常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常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六齿轮常啮合,在第二齿轮和第六齿轮上沿周向开设有拨叉槽。
本发明所述的三挡变速传动机构只有一只输入轴和一只输出轴,相对于CN108730429A的三档变速装置减少了一只中间轴和一只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旋转配合的轴承。由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相互平行,未在同一轴线上,故使得三挡变速传动机构在轴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能够一定程度减小三挡变速传动机构的整体体积,同时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和较低的制造成本。该三挡变速传动机构的三个挡位均非按1:1的转速传递,故转速匹配范围较CN108730429A的三档变速装置要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三挡变速传动机构处于空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三挡变速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输入轴10和输出轴5,在输入轴10上套装有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和第三齿轮9,其中第二齿轮7通过花键与输入轴10连接,在第二齿轮7上沿周向开设有拨叉槽8。第一齿轮6和第三齿轮9空套在输入轴10上,其分别位于并靠近第二齿轮7的两端,在第一齿轮6的内端面以及第三齿轮9的内端面设置内齿,当向第一齿轮6的方向拨动第二齿轮7后,第二齿轮7在保持与输入轴10花键连接的状态下,能够同时与第一齿轮6的内齿啮合;当向第三齿轮9的方向拨动第二齿轮7后,第二齿轮7在保持与输入轴10花键连接的状态下,能够同时与第三齿轮9的内齿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庆涛;刘苹,未经瞿庆涛;刘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9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七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 下一篇:车辆动力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