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量持续给水的口唇保湿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9211.X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3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普生(北京)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崔双双;孟祥斌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持续 给水 口唇 保湿 器械 | ||
一种微量持续给水的口唇保湿器械,其包括挂耳支架,脸旁支架,水平支架,水袋,引水管,唇部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挂耳支架设置挂于耳部,其前方连接设置在脸旁的脸旁支架,脸旁支架前方设置弯折,弯折后连接与嘴的方向平行的水平支架,左水平支架与右水平支架之间设置唇部渗水结构;脸旁支架及水平支架上设置引水管固定结构;引水管通过引水管固定结构设置在脸旁支架及水平支架旁且通过脸旁支架及水平支架后将其引入到唇部渗水结构中;引水管连接上部的水袋;唇部渗水结构上设置出水孔;中空腔内设置微流量控制结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实现持续少量的给水,有效防止患者的口唇干燥,及重症患者的口腔炎症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护理领域用医疗器械,尤其涉及解决手术前及手术后不能饮水造成口唇干燥的患者、长期卧床口唇干燥需要护理的患者及生活不能自理的口唇干燥的人群的口唇干燥问题的相关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微量持续给水的口唇保湿器械。
背景技术
手术患者的术前禁食原则是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对于接受全麻或椎管内麻醉手术的患者来说,其不仅在手术前需禁食禁水,手术后仍需禁食禁水6小时,因此这类患者需要长时间的禁食禁水;这样就会造成患者口渴难忍,而据病情又必须禁食禁水。在这种前提下患者比较痛苦,为缓解嘴唇干燥,患者常用舌头舔唇,舔唇步进不能缓解嘴唇干燥的问题,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嘴唇干裂的可能;另外还有一些危重症患者多通过食管方式进食,不能经口进食饮水,唾液分泌严重减少,口腔清洁能力因口腔内水分的下降,口唇黏膜也容易出现干裂、糜烂等问题。
现在临床上针对上述情况,传统的护理措施是用棉签蘸水湿润患者的口唇,但缓解口渴的持续效果并不明显,且用棉签蘸水湿润口唇需要较高频率,消耗和浪费大量的护理资源。尤其针对不能经口进食饮水的重症患者如果护理不当,口唇黏膜不仅易出现干裂、糜烂,甚至会导致口腔炎等并发症,增加口腔感染的机会。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有效的可以持续给嘴唇及口腔内少量供水的器械,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针对手术前后不能进水进食及重症患者不能直接经口进食进水而导致的口唇干燥,甚至出现口唇干裂,糜烂及口腔炎等问题,提供一种微量持续给水的口唇保湿器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进水患者,无有效器械持续有效的给口唇及口腔少量给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量持续给水的口唇保湿器械。
一种微量持续给水的口唇保湿器械,其包括挂耳支架,脸旁支架,水平支架,水袋,引水管,唇部渗水结构;挂耳支架设置挂于耳部,其前方连接设置在脸旁的脸旁支架,脸旁支架前方设置弯折,弯折后连接与嘴的方向平行的水平支架,挂耳支架包括左耳支架与右耳支架,脸旁支架包括左脸支架与右脸支架;水平支架包括左水平支架与右水平支架;左水平支架与右水平支架之间设置唇部渗水结构;脸旁支架及水平支架上设置引水管固定结构;引水管通过引水管固定结构设置在脸旁支架及水平支架旁且通过脸旁支架及水平支架后将其引入到唇部渗水结构中;引水管连接上部的水袋;唇部渗水结构为贴于嘴唇前方的结构,唇部渗水结构内部设置有中空腔,引水管连接到中空腔内,且唇部渗水结构上设置出水孔;中空腔内设置微流量控制结构。使用时,首先将水袋设置于80-100cm的输液架上,通过挂耳支架将整体挂于耳部;通过脸旁支架,水平支架上的引水管固定结构将引水管引导至嘴唇附近,后连接唇部渗水结构,通过唇部渗水结构内的微流量控制结构控制微量渗水量为12-15ml/h,进而达到滋润嘴唇保持口腔湿润且又不会造成过量进水导致的患者呛到的问题。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持续少量的给水,有效防止患者的口唇干燥,及重症患者的口腔炎症等问题。
进一步,唇部渗水结构前方为与唇部吻合的曲面结构,且出水孔设置在前方的曲面结构上;后部为平面结构;左右两侧壁面也为平面结构,引水管在唇部渗水结构上的连接孔设置在左右两侧壁上。进一步,所述唇部渗水结构的前侧面上包裹纱布结构,纱布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渗水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普生(北京)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睿普生(北京)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9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