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框架构造及小型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8518.8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大江统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M7/04;B62K25/10;B62J43/16;B62J4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日本国静冈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构造 小型 摩托车 | ||
一种提高车身框架的刚性而取得操纵稳定性的框架构造及小型摩托车。在车座前方形成有放脚空间的小型摩托车的框架构造的特征是,具备:在放脚空间的下侧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下框架部件(13);在放脚空间的后方从下框架部件立起的一对后框架部件(15);在后框架部件的后方从下框架部件立起的一对支承框架部件(18);以及通过支轴将摆臂连结成能够上下摆动的一对枢轴托架(31),枢轴托架架设于后框架部件及支承框架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框架构造及小型摩托车。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由腿护罩和踏板在骑乘座的前方形成脚踏空间的小型的摩托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小型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后部具有从踏板的后部朝向骑乘座立起的左右一对后框架部件,焊接于各后框架部件的枢轴托架通过支轴将摆臂连结成能够上下摆动。在摆臂中内置有电动马达,由电动马达驱动的后轮支承在摆臂的后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33613号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小型摩托车中,枢轴托架的前边缘与各后框架部件焊接,在悬臂的枢轴托架处摆臂的支承刚性低,存在无法获得良好的操纵稳定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该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整体地提高框架的刚性而可以取得操纵稳定性的框架构造及小型摩托车。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框架构造,是小型摩托车的框架构造,所述小型摩托车在车座前方形成有放脚空间,所述框架构造的特征是,具备:下框架部件,所述下框架部件具有一对且在放脚空间的下侧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后框架部件,所述后框架部件具有一对且在放脚空间的后方从所述下框架部件立起;支承框架部件,所述支承框架部件具有一对且在所述后框架部件的后方从所述下框架部件立起;以及一对枢轴托架,所述枢轴托架具有一对且通过支轴将摆臂连结成能够上下摆动,所述枢轴托架架设于所述后框架部件及所述支承框架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框架构造,由于枢轴托架被后框架部件和支承框架部件双柱式支承,因此,可以提高摆臂基于枢轴托架的支承刚性而可获得良好的操纵稳定性。由于后框架部件与支承框架部件通过枢轴托架在前后方向上连结,因此,提高了后框架部件及支承框架部件的刚性。而且,可以与框架构造整体的刚性的提高的量相应地减小框架的截面面积,在框架间确保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拆除外装部件后的小型摩托车的立体图。
图2是从斜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框架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下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框架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框架构造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小型摩托车
10:车身框架
13:下框架部件
15:后框架部件
18:支承框架部件
21:加强框架
22:前后框架部
23:左右框架部
27:上部托架
28:下部托架
31:枢轴托架
32:槽形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8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