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38430.6 | 申请日: | 2019-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1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铭;刘仁茂;常宁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24/1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齐秀凤 |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设备 执行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能够可靠地执行与波束传输失败恢复请求/波束失败报告BFR和/或调度请求SR有关的处理。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对应于服务小区的测量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在所述测量结果表示发生了波束传输失败的情况下,利用计数器对波束传输失败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在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给定阈值以上时,执行与波束传输失败恢复请求/波束失败报告BFR和/或调度请求SR有关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巨大进步,世界将走向一个完全互联互通的网络社会,即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信息和共享数据。预计到2020年,互联设备的数量将达到500亿部,其中仅有100亿部左右可能是手机和平板电脑,其它的则不是与人对话的机器,而是彼此对话的机器。因此,如何设计系统以更好地支持万物互联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为此,在2016年3月举行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RAN#64次全会上,提出了新5G无线接入技术的研究课题(参见非专利文献:RP-160671 New SID Proposal:Study on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在该工作项目的描述中,未来新的通信制式的工作频段可扩展至100GHz,同时将至少满足增强的移动宽带业务需求、海量物联网UE的通信需求,以及高可靠性要求的业务需求等,该项目研究工作将于2018年结束。
在该课题的研究中,计划使用波束(beam)/波束赋形(beam forming)来进行信息的传输,具体包括在使用高频进行通信的时候,为了应对高频信道衰落过快的特性,采用发射比较细的波束。但是,利用较细的波束来进行信息传输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比如手机的旋转,其他物体的遮挡等等。
在采用波束赋形的传输场景下,如果发生了波束传输失败(beam failure),UE将向网络发送相关的请求信息,例如,波束传输失败恢复请求beam failure recoveryrequest,或者是波束失败报告beam failure report,以请求重新配置,或者恢复有效的工作波束。这样的请求信息可以通过PRACH发送,还可以通过PUCCH发送。
波束赋形可以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相结合使用,基站可以为UE配置多个载波,不同载波可以对应不同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其中至少包括一个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以及一个或者若干个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主小区和辅小区都可以采用波束赋形技术,并且一旦发生了波束传输失败,则可以进行恢复。理论上,主辅小区可以采用完全相同的波束传输失败恢复过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主小区总是配置有PRACH资源,而辅小区不一定配置有PRACH资源。当辅小区没有配置PRACH资源时,一旦辅小区上发生beam failure,那么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主小区的PUCCH信道上发送波束传输失败恢复请求或者是波束失败报告,当基站收到该请求/报告后,可以为UE分配上行资源,让UE在该上行资源上进一步提供用于恢复波束的相关信息。UE可以生成一个BFR MAC CE,用来报告发生beam failure的辅小区的信息,在该MAC CE中可以携带发生beam failure的小区ID或者是小区的index,以及UE确定的最佳的候选beam的信息,例如beam index或者beam ID等等。然后UE在基站指派的上行资源上将该MAC CE发送给基站。待基站正确接收该MAC CE后可以由基站决定如何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8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控管调谐机构和磁控管组件
- 下一篇:塔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