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硬质外壳强化的软体驱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8195.2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7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文;汤勇;史航;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31205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陆聪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外壳 软体气囊 切缝 可弯曲段 伸长段 软体 驱动器 外壳区域 中心轴线 延展 机器人技术领域 方向排列 交替排列 弯曲变形 柱形壳体 柱形空腔 柱形囊体 伸长 固结 变形 外部 应用 | ||
1.一种具有硬质外壳强化的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软体气囊(1)和硬质外壳(2),所述硬质外壳(2)包裹于所述软体气囊(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硬质外壳强化的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气囊(1)的结构为具有两个端部(12)的柱形囊体,其内部设有柱形空腔(11);所述软体气囊(1)的一个端部(12)上开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连通柱形空腔(11)与外界气源,以使外界气源进入所述柱形空腔(11)的内部对其进行充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硬质外壳强化的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气囊(1)由硅胶或橡胶类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硬质外壳强化的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壳(2)的外形为不具有两侧端面的柱形壳体,其厚度远小于所述软体气囊(1)的囊体壁厚;所述硬质外壳(2)包含不可延展段外壳(21)、可弯曲段外壳(22)和可伸长段外壳(23);所述不可延展段外壳(21)分布于所述硬质外壳(2)的两端部,以及所述可弯曲段外壳(22)与可伸长段外壳(23)之间的连接处;所述硬质外壳(2)的两端部的不可延展段外壳(21)与所述软体气囊(1)的两个端部(12)固结在一起;所述可弯曲段外壳(22)和可伸长段外壳(23)的排布方式均依据实际需求而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具有硬质外壳强化的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壳(2)由材料硬度高于所述软体气囊(1)的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硬质外壳强化的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段外壳(22)上具有沿其中心轴线方向排列的A型切缝(3),所述A型切缝(3)间具有间距,所述A型切缝(3)的数量不少于3个;所述A型切缝(3)为所述可弯曲段外壳(22)上沿其某一径向以某一特定深度的切口,所述深度为所述可弯曲段外壳(22)在该径向上的径向长度的50%至99%;所述A型切缝(3)所在平面与所述可弯曲段外壳(22)的中心轴线成某一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为20°至90°;所述A型切缝(3)无明显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硬质外壳强化的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长段外壳(23)上具有沿其中心轴线方向交替排列的B1型切缝(4)和B2型切缝(5),所述B1型切缝(4)和B2型切缝(5)之间具有间距,所述B1型切缝(4)和B2型切缝(5)的总数不少于3个;所述B1型切缝(4)和B2型切缝(5)均为所述可伸长段外壳(23)上沿其某一径向以某一特定深度的切口,所述深度为所述可伸长段外壳(23)在该径向上的径向长度的40%至90%,所述B1型切缝(4)与B2型切缝(5)的切口进给方向正好相对;所述B1型切缝(4)和B2型切缝(5)所在平面均与所述可伸长段外壳(23)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B1型切缝(4)和B2型切缝(5)均无明显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81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自动互换的并联操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碰撞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