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漂浮式艾灸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7571.6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时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医之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5 | 代理人: | 姜以岭 |
地址: | 3141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器 可漂浮 艾灸 漂浮件 隐私部位 个人隐私 固定结构 固定目标 目标材料 排风设施 燃烧材料 室内空气 卫浴室 艾烟 减小 卫浴 熏疗 漂浮 中医 污染 治疗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漂浮式艾灸器,可方便针对隐私部位实施艾灸操作。所述可漂浮式艾灸器包括:漂浮件,其用于漂浮在液体上;所述漂浮件包括固定目标材料的固定结构。本发明的可漂浮式艾灸器可针对隐私部位实施艾灸操作,从而克服了自行实施艾灸操作的困难,并解决了患者讳疾就医,不易找他人代为操作的窘境,进而提供了保护了个人隐私的治疗方式。与此同时,由于本发明的艾灸器设计成为卫浴室使用的艾灸工具,可利用卫浴本身排风设施,可大大减小艾烟对室内空气产生污染的影响。另外,由于目标材料设置在漂浮件的内侧或顶部,可依据患者不同症状调整燃烧材料数量以及种类,开创中医熏疗领域的新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灸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漂浮式艾灸器。从功用分析:提供了保护个人隐私的治疗方式。与此同时,利用卫浴本身排风设施,可大大减小艾烟对室内空气产生污染的影响。
从功能分析:同时结合艾材料或可燃烧用于治疗药材燃烧材料,依据患者不同症状调整数量以及种类,开创中医熏疗领域的新运用。
背景技术
中医理论认为,艾灸具有补气助阳、温益脾肾之功效,能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长期施灸保健穴位,还能够达到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从古至今,艾灸技术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艾灸疗法是将艾叶捻揉成团或是现今工艺制卷,将其点燃产生的热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热刺激体表穴位的经络之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治疗方法。
具体而言,艾灸作为中国传统治疗方法,具有如下作用:
1、抗炎性反应,
炎性反应“红”、“肿”、“热”和“痛”的特征是典型的气血运行阻滞表现,而功能障碍的炎性反应,在特征与传统伦理中跟气血失调、经脉阻滞的病理是符合的。
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尤其是慢性炎性反应)的分子机制,贯穿诸多疾病的病理,炎性反应被认为是重要的疾病共同通路。艾灸抗炎具有普遍性效应,艾灸不仅治疗炎性疾病,也通过抗炎机制治疗疾病。
而且艾灸对炎性反应具有双向调整作用,从中医角度来讲,这种双向调节是艾灸刺激穴位,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达到行气血和阴阳平衡的作用,从而提高人体自身正气以御邪。同时,艾灸的抗炎性反应也为“热症可灸”这个理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局部温热刺激效应
艾灸疗法是一种热辐射反应,其实就是温热刺激的效果,这种温热刺激会使局部皮肤冲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可引起大脑皮层控制的扩张,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发挥镇静、镇痛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药物吸收。
艾灸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人体是一个红外辐射源,又是一个良好的红外吸收体,艾灸的近红外辐射为肌体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艾灸所发出的近红外光量子能为机体所调控。
近红外线可直接渗透到人体的较深部位,穿透深度可达10毫米,在艾灸过程中,近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穴位时,可以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大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在受激共振的基础上,借助于反馈调节机制,纠正代谢的紊乱,调控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恢复正常的机能。
3、经络调解作用
经络学是中医学说、灸疗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经络是脏腑气血的运行通道,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因此,艾灸必须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才能发挥其治疗效果。
由此可见,艾灸是通过艾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热辐射效应,通过对经络穴位的刺激,激发抗炎性反应,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各部位,相互协调一起激发,从而产生治疗与保健作用,有功效的艾灸产品必须具备了红外线直接照射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医之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医之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7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