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抱子芥大株生产原原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36848.3 | 申请日: | 201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9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泽君;冷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泽君 |
主分类号: | A01G22/15 | 分类号: | A01G22/15;A01G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408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抱子芥大株 生产 原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抱子芥大株生产原原种的方法,涉及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类蔬菜的原原种生产繁育技术领域,解决抱子芥在大株留种条件下,“性状选择”和“种株腐烂”的难题、大幅度提高抱子芥原原种、原种种子生产的产量,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抱子芥苗床育苗;S2:抱子芥培育与管理;S3:定株;S4:主茎切割;S5:使用杀菌剂涂抹保留的主茎切口;S6:对涂抹杀菌剂的主茎进行培育与管理;S7:籽实成熟;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抱子芥大株生产原原种的方法能够防止大株生产原原种不能正常结籽的问题;提高了种子的生产质量,降低了抱子芥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类蔬菜的原原种生产繁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抱子芥大株生产原原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抱子芥(Brassica juncea var.gemmifera Lee et Lin.),系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茎芥类蔬菜的一个变种,俗称儿菜、娃娃菜,其典型特点是其主茎和腋芽均膨大,具有芥菜类蔬菜特有的清香,甘甜而不带苦味,肉脆少筋,不带残渣,含有丰富的善食纤维,可促进结肠蠕动,并富含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后,能利尿除湿;外叶碧绿,内心洁白,是颇受世人喜爱的特色鲜食蔬菜。在我国南方各省市区广泛栽培,年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左右,尤以重庆、四川等省、市的种植面积较大。
长期以来,对芥菜类蔬菜种子繁育,理论上讲,其原原种、原种生产,必须采用大株留种,即:在严格进行品种形态特征及典型性状鉴定的基础上,对所选单株进行混合留种。但对于抱子芥,由于其主茎和腋芽均膨大呈肉质,不但质地脆嫩,而且含水量极高,导致大株留种,常因植株抽苔困难且种株腐烂非常严重,极不易收到种子,即使收到了种子,但质量很差,发芽率不到10%,给大面积生产特别是优良品种种子的繁育生产,带来极大的障碍。
截至目前,国内外有关抱子芥大株原原种有效繁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还未见报道。大面积生产上,抱子芥原原种、原种及生产用种,均采用推迟品种的播栽期,来实现“中株”或“小株”留种,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的抱子芥原原种、原种种子,虽然种子产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种株较小,品种的形态特征特别是性状表现很不充分,基本无法“去杂去劣”,给下一步生产用种繁殖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也限制了生产用种产量特别是种子质量的提高。致使抱子芥原原种种子价格在业内市场价上升到几万元/千克,生产用种子价格在业内市场价也上升到6000元/千克左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抱子芥大株生产原原种的方法,解决抱子芥在大株留种条件下,“性状选择”和“种株腐烂”的难题、大幅度提高抱子芥原原种、原种种子生产的产量,属国内外首创。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利用抱子芥大株生产原原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抱子芥苗床育苗;
S2:抱子芥培育与管理;
S3:定株:选定形态特征和典型性状良好的抱子芥;
S4:主茎切割:对选定的抱子芥进行主茎倾斜切割,保留主茎切口下方1至4个健壮侧芽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叶片,切口断面要求髓部未开始溶解,切口断面无积水;
S5:使用杀菌剂涂抹保留的主茎切口;
S6:对涂抹杀菌剂的主茎进行培育与管理;
S7:籽实成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泽君,未经董泽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6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