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6241.5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1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文桂林;卿启湘;黄淑真;杨兴发;曾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湖南木星原生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 |
代理公司: | 43221 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建龙;李春林<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410000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线 水流方向 迂回管道 管壁 螺线管 阳极板 弧状 污水处理装置 阳极 出水管道 电源阴极 进水管道 连接电源 水流出口 水流入口 污水流速 逐渐变大 逐渐变小 逐渐缩小 电絮凝 堰塞湖 沉降 电离 管径 迂回 污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的两侧管壁包括第一螺线管壁和第二螺线管壁,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沿着水流方向从水流入口到中心位置为管径逐渐缩小,再沿着水流方向从中心位置到水流出口逐渐变大,所述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的一侧管壁与电源阴极连接,另一侧管壁上设置弧状牺牲阳极板,弧状牺牲阳极板连接电源阳极。进水管道直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形成堰塞湖区域,污水可以充分电离反应;出水管道沿水流方向直径变大,污水流速逐渐变缓,有利于沉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高浓度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絮凝方法是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技术原理是利用溶解性金属阳极(譬如Al板、Fe板等)的特性,在电能的作用下,阳极被缓慢溶出,产生Al、Fe等离子聚合及亚铁的氧化过程,继而在废水中产生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及氢氧化物,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同时带电的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泳动,其部分电荷被电极中和而促使其脱稳聚成。
鉴于当前市场上用于污水处理的电极板结构与功能均过于单一,推流速度均匀,难以脱泥、澄清污水。另外,污水处理过程中少量污泥沉积粘壁,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降低了絮凝效果也损坏了絮凝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设有迂回式管道接结构的双螺旋电絮凝装置,形成电离区和非电离区,电离区形成堰塞湖区域,污水可以充分电离反应;在非电离区形成开阔缓慢流动区,水流缓慢,让污泥沉积下来,使得絮凝过程更充分,污水澄清更彻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螺线迂回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的两侧管壁包括第一螺线管壁和第二螺线管壁,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沿着水流方向从水流入口到中心位置为管径逐渐缩小,再沿着水流方向从中心位置到水流出口逐渐变大,所述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的一侧管壁与电源阴极连接,另一侧管壁上设置弧状牺牲阳极板,弧状牺牲阳极板连接电源阳极。
可选地,双螺线管道结构的整体构型为费马双螺线结构,也是迂回管道结构。
可选地,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水流入口处的外侧管壁为第一螺线管壁,内侧管壁为第二螺线管壁。
可选地,两侧管壁呈现为两条变螺距的阿基米德螺线结构。
可选地,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沿水流入口到中心位置形成进水管道,沿中心位置到水流出口位置形成出水管道,进水管道直径由外向内逐渐变小,出水管道直径由内向外逐渐变大。
可选地,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侧管壁相固结形成底部封闭且上部敞开的水渠管道。
可选地,底板是水平板,形状匹配包络于两侧管壁的走向。
可选地,第二螺线管壁上安装有数个弧状牺牲阳极板,弧状牺牲阳极板与电源正电极相连,弧状牺牲阳极的厚度和/或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
可选地,弧状牺牲阳极板通过触角可拆卸固定在第二螺线管壁上。
可选地,管壁是变螺距的阿基米德螺线,第一螺线管壁和第二螺线管壁在位于中心位置的起始点的角度相差90°。
可选地,双螺线迂回管道结构的底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用于储存污泥的锥形卡槽。
可选地,第二螺线管壁上设有弧状牺牲阳极板的一侧与第二螺线管壁之间形成电离区,电离区设有锥形卡槽。
可选地,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底部均安装有锥形卡槽,用于储存分离后的污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湖南木星原生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大学;湖南木星原生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6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电氧化-絮凝反应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