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器电源前后级通讯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5663.0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5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4 | 分类号: | G06F13/24;G06F13/42 |
代理公司: | 11278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更新请求 服务器电源 串口发送 前级 传输 中断 可读存储介质 计算机设备 传输协议 串口接收 数据通过 通讯问题 有效解决 中断接收 地址位 金手指 通讯 构建 删除 电源 反馈 返回 响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电源前后级通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删除地址位的传输协议定时构建数据更新请求;打开串口发送中断并判断是否存在待传输的数据更新请求;响应于存在待传输的数据更新请求,通过串口发送中断将数据更新请求发送到前级并关闭串口发送中断;通过串口接收中断接收前级返回的数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提出的服务器电源前后级通讯的方法及装置有效解决服务器电源前后级的通讯问题,将前级的数据通过此方式更可靠的传输到后级并通过金手指反馈给BMC,提高电源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服务器电源前后级通讯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伴随科学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现代的电源技术向着更高效率和更高的功率密度发展,近年来随着LLC(谐振变换技术)的成熟和稳定,已经开始应用到电源中并取得很好的效果。LLC谐振变换器因为能实现主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副边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的软开关技术,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并且降低开关损耗,正在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而服务器电源为了提高效率大部分使用的是LLC技术,除此之外为了符合国标要求,对于大功率的器件必须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减少对电网的损害,因此必须包含功率矫正电路,从成本,操作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BOOST升压电路进行功率因数校正(PFC),因此PFC与LLC构成了服务器电源的前级与后级。
由于服务器电源需要与服务器的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金手指板进行数据的交互,BMC需要读取PSU(供电电源)的相关信息或者对某些参数进行配置,这种交互是通过I2C接口和Pmbus协议进行的,此I2C接口是安装在LLC也就是电源的后级,BMC也需要与前级的部分数据进行交互,这就需要借助于LLC,因此PFC与LLC之间也需要数据的交互。因此需要一种便捷稳定且可靠的前后级通讯方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服务器电源前后级通讯的方法及装置,主要是采用串口和调整后的传输协议,将前级的数据通过此方式更可靠的传输到后级并通过金手指反馈给BMC,不仅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更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电源前后级通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删除地址位的传输协议定时构建数据更新请求;打开串口发送中断并判断是否存在待传输的数据更新请求;响应于存在待传输的数据更新请求,通过串口发送中断将数据更新请求发送到前级并关闭串口发送中断;通过串口接收中断接收前级返回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定相邻两次打开串口发送中断的时间间隔小于相邻两次构建数据更新请求的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删除地址位的传输协议定时构建数据更新请求包括:设定发送缓冲区,将待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写入发送缓冲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串口接收中断接收前级返回的数据包括:判断数据长度是否等于预定数值;以及响应于数据长度等于预定数值,将串口接收中断的接收标志位置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检测到串口接收中断的接收标志位为一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下步骤:根据删除地址位的传输协议定时构建数据更新请求;打开串口发送中断,并判断是否存在待传输的数据更新请求;响应于存在待传输的数据更新请求,通过串口发送中断将数据更新请求发送到前级并关闭串口发送中断;通过串口接收中断接收前级返回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还包括:设定相邻两次打开串口发送中断的时间间隔小于相邻两次构建数据更新请求的时间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5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