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啮合间隙可调的调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35313.4 | 申请日: | 2019-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4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 发明(设计)人: | 钟爵麟;张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骏兴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12 | 分类号: | F16H57/12 |
| 代理公司: | 44215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小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调整盘 轴套本体 驱动轴 支撑板 从动齿轮 调整组件 偏心轴套 驱动齿轮 齿轮部 中心轴 扇齿 齿轮传动技术 齿轮啮合间隙 啮合 可拆卸连接 齿廓间隙 调整装置 间距设置 设置调整 同步转动 组件驱动 便捷性 调整齿 可调的 可控性 三通孔 重合 平行 转动 | ||
本发明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啮合间隙可调的调整装置;包括支撑板、驱动轴、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偏心轴套、调整盘及调整组件,支撑板设有第一通孔,偏心轴套包括轴套本体及第二通孔;调整盘设有扇齿部及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及轴套本体三者的中心轴重合;第二通孔与轴套本体的中心轴平行间距设置,驱动轴转动容设于第二通孔内;轴套本体与调整盘固定连接,调整盘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调整组件包括连接部及齿轮部,齿轮部与扇齿部啮合;通过设置调整组件驱动调整盘转动,实现驱动轴的同步转动,进而实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齿廓间隙的调整,实现调整齿廓间隙的可控性及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啮合间隙可调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运动中齿轮之间的传动是实现变速的方法之一,驱动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进一步通过输出轴实现动力的传送及变速的目的,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时,齿廓之间需要存在间隙,并且要求齿轮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小,才能减少启动和制动交替过程中,即瞬间变速避免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虽然齿廓之间的间隙采用微米来设计,齿廓间隙部合适的情况下,在瞬间变速的过程中仍然产生较大的撞击力,对齿轮造成破坏,尤其在润滑条件差的环境中,对齿轮的破坏更为严重,传统调节齿廓间隙的方式是根据长时间的生产经验来调节,调控方式不可控,耗用较多时间,不利于生产设备的精准使用及维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齿廓之间间隙调整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啮合间隙可调的调整装置,实现齿廓间隙调整的可控性及有效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齿轮啮合间隙可调的调整装置,包括支撑板、输入组件及输出组件,所述输入组件包括驱动轴及驱动齿轮,所述输出组件包括从动齿轮及输出轴,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还包括偏心轴套、调整盘及调整组件;
所述偏心轴套包括轴套本体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轴套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调整盘设有扇齿部及第三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第三通孔的中心轴及所述轴套本体的中心轴重合;
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轴套本体的中心轴平行且间距设置,所述驱动轴转动容设于第二通孔内;
所述轴套本体依次穿过第三通孔及第一通孔;
所述轴套本体与所述调整盘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盘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连接部及齿轮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所述齿轮部转动连接于连接部,所述齿轮部与扇齿部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盘设有若干个腰型孔,若干个所述腰型孔围绕调整盘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一个外界螺丝穿过一个所述腰型孔与所述支撑板螺接从而将调整盘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轴套还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轴套本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法兰盘,所述调整盘与所述法兰盘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盘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法兰盘嵌于定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组件还包括依次套设于驱动轴的第一轴承、隔离圈及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隔离圈及第二轴承设于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齿轮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突伸出齿轮部,驱动部的横截面形状呈非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设有若干个用于调整连接部位置的连接孔,所述连接部装设于连接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骏兴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骏兴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5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