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纵横比均匀的高强力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33080.4 | 申请日: | 2019-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1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郑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永强化纤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3/045 | 分类号: | D04H3/045;D04H3/007;D04H3/14;D01D13/00;D01D4/00;D01D5/08;D01D5/088;D01D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 地址: | 43009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纵横 均匀 强力 聚丙烯 无纺布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纵横比均匀的高强力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生产工艺,它涉及无纺布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它包含以下步骤:原料干燥;原料配比;高温熔融挤出;计量:计量泵规格250cc/转,根据克重不同为12‑25转之间;纺丝:改变纺丝箱体与成网机之间的夹角改变工艺,并通过两个纺丝箱体成90°排列方式,使丝条在MD方向进行交叉铺网,从而使得MD/CD值达到(1‑1.2)/1;冷却:经过对吹冷风箱,将一定温度一定风量的稳定风吹入,使丝条进行冷却;风量为6000‑12000m3/h;气流牵伸;网帘成网;预压;热轧,上辊温度135‑145℃,下辊略低于上辊温度1‑3℃。MD/CD值接近均衡;无纺布纵横向的强力相当,使用过程中减少了变形的因素,提高了无纺布的强力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纵横比均匀的高强力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无纺布制品色彩丰富、鲜艳明丽、时尚环保、用途广泛、美观大方,图案和款式都多样,且质轻、环保、可循环再用,被国际公认为保护地球生态的环保产品。
现有的普通无纺布纺丝箱体与成网机平行无角度,所以丝条在延MD方向较多,热轧后MD/CD强力比大多为(2-3)/1。
表1是现有技术中30克产品抽检的数据统计:
从表1中可以得出:横向/纵向=1:2.02;这样的比例纵横之间存在差异,无纺布在使用过程中纵横向的强度不一,易发生变形等问题,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纵横比均匀的高强力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纵横比均匀的高强力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干燥:非特殊情况无需进行干燥,选择熔融指数(MFI)35以上原料;
2、原料配比:降温母粒0.4%,聚丙烯99.6%,降温母粒是为了降低熔融温度;
3、高温熔融挤出:将产品在高温下使原材料熔融,并使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温度设定:235-245℃;
4、经过滤器过滤,定期更换过滤棒,一般15天左右更换一次;熔融原料经过滤器将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过滤;
5、计量:通过计量泵稳定定量的向纺丝箱体输送原料,该工序为产量控制的主要手段;计量泵规格250cc/转,根据克重不同为12-25转之间;
6、纺丝:稳定定量的原料通过纺丝箱体将原料均匀的铺在喷丝板上,并形成一定的高压,熔体经喷丝板流出,形成丝条状;改变纺丝箱体与成网机之间的夹角改变工艺,并通过两个纺丝箱体成90°排列方式,使丝条在MD方向进行交叉铺网,从而使得MD/CD值达到(1-1.2)/1;
7、冷却:经过对吹冷风箱,将一定温度一定风量的稳定风吹入,使丝条进行冷却;根据转速不同,气体温度为16-25℃,风量为6000-12000m3/h;
8、气流牵伸:一定量的高速气流,经过牵伸通道对丝条进行牵伸,使丝条达到工艺细度;牵伸气流为1500-2500m/min;
9、网帘成网:丝条达到工艺细度后,经过扩散器使丝条扩散开来,并降低丝条的速度,使丝条能够均匀的铺在网帘上,网帘下部有抽风装置,将牵伸及冷却气流抽走,以免干扰铺网;扩散上口宽度45mm,收缩口35mm,下口140mm,抽气风口200mm,抽吸风量略大于冷风量,生产线速度80-350m/min;
10、预压:丝条铺在网帘上后,成松散状态,经过一定温度的预压棍加固,使其能够承受周围环境气流及高速运转后气流对布面的影响;预压辊温度135-1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永强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永强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3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备接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冷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