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安全性防触电插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32725.2 | 申请日: | 2019-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0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陈全云;梁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宁夏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47 | 分类号: | H01R13/447;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李艳萍;丁建宝 |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板 盖体 通电接口 触发按钮 插孔 封闭状态 高安全性 接通状态 所在平面 防触电 插板 垂直 错位状态 运动产生 转动设置 自身轴线 自由切换 避让孔 内腔中 基壳 接通 转动 穿过 传递 封闭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高安全性防触电插板,其中,盖体(120)上设置有用于触发按钮(20)穿过的避让孔,盖体(120)上还设置有通电接口,触发按钮(20)沿垂直于盖体(120)顶部所在平面的方向运动,旋转板(30)转动设置于基壳(110)的内腔中并且旋转板(3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板(30)上还安装有插孔(330),封闭状态下旋转板(30)对设置于盖体(120)上的通电接口进行封闭并且插孔(330)与通电接口呈错位状态,接通状态下设置于旋转板(30)上的插孔(330)与通电接口相接通;触发按钮(20)沿垂直于盖体(120)顶部所在平面运动产生的动力,向旋转板(30)进行传递并实现旋转板(30)在封闭状态与接通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传导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高安全性防触电插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常生活、办公等场所对电力的供应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现有的插座功能单一,在防水、防触电方面,依然还有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在家庭生活过程中,儿童是最容易触电的群体,由于现有的插座在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了该情况屡屡发生。
为此,本公司的设计人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易、方便使用,并且可实现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易、方便使用并且成本低廉的防触电插板,有效的杜绝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触头危险。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安全性防触电插板,其包括外壳以及滑动设置于外壳的触发按钮、旋转板,外壳包括基壳,基壳内设置有开口的内腔并且基壳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内腔开口的盖体,盖体上设置有用于触发按钮穿过的避让孔,盖体上还设置有通电接口,触发按钮沿垂直于盖体顶部所在平面的方向运动,旋转板转动设置于基壳的内腔中并且旋转板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板上还安装有插孔,旋转板的状态包括封闭状态与接通状态,封闭状态下旋转板对设置于盖体上的通电接口进行封闭并且插孔与通电接口呈错位状态,接通状态下设置于旋转板上的插孔与通电接口相接通;
触发按钮沿垂直于盖体顶部所在平面运动产生的动力,向旋转板进行传递并实现旋转板在封闭状态与接通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触发按钮包括导柱以及与导柱共轴线布置并且设置于导轴顶部的按压凸起,导柱与上述的避让孔相匹配,导柱与盖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导柱沿其轴线方向运动的引导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引导件包括设置于导柱的表面并且沿导柱的轴线方向延伸布置的引导槽以及设置于避让开内圆周面处并且向中心凸出的引导凸起。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基壳内设置有用于接收触发按钮的动力并且向旋转板进行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
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中间齿轮、从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导柱共轴线布置并且用于接收导柱沿自身轴线方向运动向下运动产生的动力,中间齿轮设置于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之间,并且中间齿轮的一端侧与主动齿轮啮合、另一端侧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与旋转板同轴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导柱的圆周表面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拨动凸起,主动齿轮的内表面处设置有与拨动凸起相匹配并且呈螺旋弧形结构的拨动槽;当触发按钮朝向基壳内腔运动时,在拨动凸起与拨动槽的配合作用下,导柱将推动主动齿轮绕自身轴线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为了使得导柱在下沉过程中的受力均衡,所述的拨动凸起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导柱径向的两端,主动齿轮的内表面处同样设置有两个拨动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宁夏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宁夏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27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