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仪表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2185.8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8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雏;陆晓成;许文专;张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H04L12/26 |
代理公司: | 31280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秦华毅 |
地址: | 2144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主板 云平台 待测板 仪表自动化 测试系统 物联网 拉取 有效的解决办法 测试程序 更新测试 配置文件 人工成本 生成测试 输入测试 仪表测试 远程查看 多用户 批量性 板级 测板 上传 烧录 仪表 自动化 测试 反馈 节约 灵活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仪表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安装待测板的测试主板和云平台,测试主板用于从云平台拉取待测板的测试程序并烧录至待测板,从云平台拉取配置文件,根据其配置开始进行板级测试,测试主板用于对待测板输入测试激励,待测板用于将测试结果反馈给测试主板,测试主板用于将测试结果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用于更新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表。本发明定义的基于物联网的仪表自动化测试系统,具有灵活、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多用户远程查看等优点,为仪表测试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解决办法,大大降低仪表批量性问题,节约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表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仪表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化测试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现有的自动化测试系统能很好的进行大批量产品的检测、分析,免去人工成本。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过于封闭,导致只有测试人员才能知道实际的测试结果,这对于研发、生产以及其他部门不能形成快速反馈,从而很容易导致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上传,利用云平台将数据汇聚分析。这样研发人员才能及时改进或新增测试案例,生产人员才能及时优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仪表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仪表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用于安装待测板的测试主板和云平台;
测试主板用于从云平台拉取待测板的测试程序并烧录至待测板,从云平台拉取配置文件,根据其配置开始进行板级测试;
测试主板用于对待测板输入测试激励,待测板用于将测试结果反馈给测试主板,测试主板用于将测试结果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用于更新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表。
较佳地,测试主板包括测试接口、下载接口、核心控制器和物联网接口;
测试接口用于负责与待测板进行硬件通信,下载接口用于将云平台的待测程序烧录至待测板,动态生成更多测试案例,核心控制器用于模拟各类硬件接口,物联网接口用于与云平台进行数据通信。
较佳地,测试接口包括串口接口、SPI接口、ADC接口和GPIO接口,串口接口用于通信质量、故障/事件模拟,并得到待测板的测试反馈,从而判断测试结果是否正确;SPI接口用于通信质量、高速事件模拟;ADC接口用于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信号模拟;GPIO接口用于脉冲信号、开关量信号模拟。
较佳地,核心控制器采用FPGA进行核心控制,FPGA用于模拟各类硬件接口。
较佳地,物联网接口选用NB-IoT、2G/3G/4G或ENET以太网。
较佳地,云平台包括登录系统、配置系统、仪表管理系统、测试案例系统、测试报表和统计分析模块;
登录系统用于不同用户登录;配置系统用于云平台连接配置;仪表管理系统用于已测仪表的资产管理;测试案例系统用于提供各类仪表的测试程序、测试方案;测试报表用于生成测试结果;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测试流程。
较佳地,测试激励包括:三相电压、三相电流、脉冲信号、开关量信号、通讯质量、故障/事件模拟等其中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仪表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利用上述的仪表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S1、编写待测仪表的测试程序并上传到云平台,根据测试程序配置测试方法上传云平台,并启动测试流程;
S2、测试主板从云平台拉取待测板的测试程序,通过其下载接口下载至待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21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