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1601.2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2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连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付强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团***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净化池 支撑座 底端 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排水管 景观植物 沉淀槽 外围 种植 水生动植物 内部设置 污水治理 一端设置 装饰作用 排水口 景观 穿插 污水处理 净化 植被 节约 能源 生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外围设置有第一生态净化池,所述第一生态净化池内种植有第一景观植物,所述第一生态净化池外围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生态净化池,所述第二生态净化池的内部种植有第二景观植物,所述第二生态净化池外围的底端设置有第三生态净化池,所述第三生态净化池的内部设置有水生动植物,所述第三生态净化池靠近所述支撑座一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支撑座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口。有益效果:利用生态污水治理,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节约能源,能够种植大量植被,具有装饰作用同时能够对空气起到净化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于是将人工湿地等环境绿化装置引入了污水处理,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只通过单一湿地进行净化,处理效果不理想,而且植物的处理负担也十分大,净化速度慢,效果差,还大大缩短植物的寿命,而且污水还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同时也影响了植物的净化效果。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顶端设置有污水管,所述沉淀槽侧壁的顶端设置有若干排水口一,所述沉淀槽的外围设置有第一生态净化池,所述第一生态净化池内种植有第一景观植物,所述第一生态净化池外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排水口二,所述第一生态净化池外围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生态净化池,所述第二生态净化池的内部种植有第二景观植物,所述第二生态净化池外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排水口三,所述第二生态净化池外围的底端设置有第三生态净化池,所述第三生态净化池的内部设置有水生动植物,所述第三生态净化池靠近所述支撑座一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支撑座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槽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杂物清理板,所述杂物清理板顶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沉淀槽顶端的转辊相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一和所述排水口二的内部分别均设置有滤网,所述排水口三的内部设置有渗透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生态净化池和所述第二生态净化池的内部由上至下分别依次设置有植被层、土壤层、细砂层和砂砾层。
进一步的,所述细砂层与所述砂砾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生态净化池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水质监测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沉淀槽,从而能够对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沉淀,通过设置杂物清理板,从而能够定期将沉淀物进行清理,通过设置第一生态净化池、第二生态净化池、第三生态净化池、第一景观植物、第二景观植物和水生动植物,从而能够逐步分级地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1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