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有序完全降解的覆膜双层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9290.6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2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鲁宁;刘爱华;缪中荣;石章智;莫大鹏;杨坤;刘丽君;李祯;吴中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915 | 分类号: | A61F2/915;A61L31/02;A61L31/10;A61L31/14;A61L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序 完全 降解 双层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有序完全降解的覆膜双层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覆膜双层支架包括外层裸支架和内层覆膜支架。支架部分采用可降解金属及其合金或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展开方式为球囊扩张型。覆膜采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外层裸支架先行释放,能先通过病变的狭窄段,内层覆膜支架的位置和长度可以根据动脉瘤颈和夹层动脉瘤破口的情况决定。内层覆膜支架释放时,压入并固定在外层裸支架上,可以治疗距离重要旁支血管很近的动脉瘤。在动脉瘤血栓化并收缩至自然状态后,该覆膜双层支架按照下面的顺序依次降解:覆膜降解、内层支架降解,外层裸支架降解,最终完全降解,避免体内长期存在异物,避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有序完全降解的覆膜双层支架。
技术背景
血管疾病中的夹层动脉瘤、动脉瘤等病变,可以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其治疗原理为覆膜支架在夹层动脉瘤的破口处和在动脉瘤的瘤颈处形成屏障,当血流不再流进动脉瘤时,瘤内残存的血液形成血栓并机化成血管组织,扩张状态的瘤壁因受负压而收缩,减小占位效应,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瘤的目的。
目前,商用的覆膜支架有:Willis等颅内覆膜支架,JOSTENT Graftmaster支架和Symbiot支架等冠脉覆膜支架,Valiant Captivia支架和Endurant II支架等主动脉覆膜支架等。这些覆膜支架均为永久型支架,支架和覆膜采用的都是不可降解材料,例如,覆膜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最后在体内会留下异物,可能导致支架移位以及需要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同时,覆膜会封堵病变周围重要旁支血管的血流通路,降低病人生活质量。
专利1公开了一种治疗分叉病变冠脉穿孔的生物可吸收膜部分覆膜支架,该覆膜支架为两层支架夹住一层可降解的覆膜,既能保证重要旁支血管流通,又能保证穿孔部分及时覆盖。该支架完成治疗功能后,覆膜自行降解,但是双层支架本身不可降解,将一直留在血管内。
专利2公开了一种可降解覆膜支架,该支架为可完全降解的单层覆膜支架,但是有封堵重要旁支血管的风险,同时覆膜支架柔性较差,难以通过弯曲的血管。
专利3和专利4公开的覆膜支架均为覆膜区域尺寸和位置可调整的单层可降解覆膜支架,虽然可以避免封堵旁支血管,但是整个覆膜支架的柔顺性不及裸支架,难以通过由于动脉硬化导致的动脉瘤的病变区域,不利于覆膜支架的释放。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完全降解、能保证重要旁支血管流通、同时能通过病变狭窄段的覆膜支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1,CN 108158701 A,许景涵,丛洪良,用于治疗分叉病变冠脉穿孔的生物可吸收膜部分覆膜支架
专利2,CN 207085001 U,朱建成,陈绍良,一种可降解覆膜支架
专利3,CN 106175983 A,陈树国,陈良龙,蔡炜等,覆膜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4,CN 106667621 A,郭伟,杜昕,一种用于股腘动脉的新型生物可吸收覆膜载药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完全降解、能保证重要旁支血管流通、同时能通过病变狭窄段的覆膜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9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栓取出装置、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肠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