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同时脱除水溶性茶提取物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28625.2 申请日: 2019-08-08
公开(公告)号: CN110511423B 公开(公告)日: 2021-08-10
发明(设计)人: 陈静钰;王洪新;吴世嘉;魏新林;黄鑫;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8J9/26 分类号: C08J9/26;C08F292/00;C08F220/06;C08F222/14;B01J20/26;B01J20/3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余俊杰
地址: 214122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双模 表面 分子 印迹 材料 同时 脱除 水溶性 提取物 中吡虫啉 啶虫脒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同时脱除水溶性茶提取物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制备分子印迹吸附柱、制备茶提取物水溶液、过柱处理及吸附柱循环使用等步骤。本发明所述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同时脱除水溶性茶提取物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方法能够特异性地脱除水溶性茶提取物中的吡虫啉和啶虫脒,且对茶提取物中的茶多酚具有较小的吸附作用,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脱除率分别大于95%和94%,对提取物中茶多酚的损失小于14%。此外,本发明所制备的吸附柱可以通过甲醇/乙酸溶液进行洗脱,洗脱之后的吸附柱可以重新利用,因此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绿色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脱除茶提取物中农药残留的方法,具体为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同时脱除水溶性茶提取物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氯化烟碱类杀虫剂主要通过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而对同翅目蚜虫和半翅目飞虱起到良好的杀灭效果。其凭借独特的作用方式、低哺乳动物毒性、高杀虫活性和与其他类型杀虫剂的低交互抗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茶叶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在常用的氯化烟碱类杀虫剂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使用最为广泛且最具有代表性。吡虫啉和啶虫脒虽然毒性不高,但应用范围较广,在国内的监管力度也较为宽松,一旦出现残留在农产品中的情况,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对食用者的健康产生威胁。

水溶性茶提取物,尤其是茶多酚,是茶叶深加工过程中的主要产物,具有抗癌、抗氧化、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抗HIV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然而在农户种植茶叶并施用吡虫啉和啶虫脒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有不能充分降解而残留下来的情况,残留下来的农药在茶叶深加工的过程中在茶提取物中富集,从而造成水溶性茶提取物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量的超标。目前,对于在水中和蔬菜中的农药脱除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主要包括辐照、超声、吸附、萃取、氧化和生物降解等(CHEN C,FU X,MA T,eta1.Synthesis of dendritic silver nanostructur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hydrogen peroxide eleetroreduc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4,131.MAJEED S,nERR0D,BUHR K,et al,Uhrafihration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from water by vertically aligned carbon nanotube membrane[J].Journal ofMemberane Science,2012(403):101.);其中,吸附法由于吸附效果好,稳定性好、回收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袁彩霞等通过1,3,6,8,-芘四磺酸钠在介孔碳表面引入大量的磺酸基官能团,极大地提高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对牛奶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都展现出了优越的吸附性能。柴宗龙等比较了改性介孔碳、石墨烯、活性炭、碳纳米管、Fe3O4纳米粒子修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和Fe3O4纳米粒子等不同吸附材料对菠菜中9种有机磷农药吸附能力,结果发现改性碳纳米管吸附效果最好,且稳定性好、回收率较高,回收率最大达到93.5%。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超声、辐照等方法在对样品处理的过程中会对其颜色和性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目前所用的大部分吸附剂,如活性炭、大孔树脂、介孔碳等,皆会对样品中的其他有效成分造成一定的吸附损失。因此如何在不破坏食品的外观性状,以及尽量减少其中有效成分损失的前提下,高效地对其中的农药残留进行脱除,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研究热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8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