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害虫诱捕器及其防治梨木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8007.8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6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赵龙龙;胡增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4;A01M1/1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弘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8 | 代理人: | 张筱莉 |
地址: | 03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梨木虱 防治 害虫诱捕器 连接杆 遮雨盖 害虫 连接杆连接 底部连接 负面影响 功能单一 活动连接 实心盒盖 倒置 无害化 休眠期 诱捕器 粘虫板 网盒 诱集 诱源 梨树 微生物 后代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害虫诱捕器,包括遮雨盖,所述遮雨盖底部连接连接杆,所连接杆连接有粘虫板,在由连接杆底部内侧组成的空隙内设有容器,所述容器外侧活动连接在连接杆底部内侧,容器内侧顶部卡有倒置网盒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多功能害虫诱捕器防治梨木虱的方法,是在容器或实心盒盖中加入用于诱集冬型梨木虱的诱源物质。本发明一方面解决了现有诱捕器功能单一且无法控制产生后代雌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控制梨木虱的过程中,对环境、其它微生物所带来负面影响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在利用其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实现对多种害虫同时防治,以提高其控害目标和效率。本发明于梨树休眠期进行防治,可实现安全、无害化防治梨木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粮食等作物害虫用的多功能害虫诱捕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害虫诱捕器防治梨木虱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利用诱捕器防治害虫是一项重要的无公害、绿色、生态的防治方法,因其操作简单,对环境无害而被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现有害虫诱捕器主要由诱捕装置和诱源物质组成,诱源物质将害虫吸引过来,通过水淹或其它方式杀死以达到控害的目的。目前,诱源物质主要由人工模拟的雌性害虫的信息素吸引雄性害虫并杀死。这种害虫信息素因具有高度专一性,只对同种雄性害虫发挥作用,因为对信息素这种专一性的特点,也使其组成的诱捕器呈单一化,且只对一种害虫雄性有效。而在实际应用中,因害虫组成多样,许多害虫信息素尚未人工合成,一些害虫通讯并不依赖信息素进行通讯,现有信息素只对雄虫有效,并未能控制产生后代的雌性。针对这些问题,发明一种多功能害虫诱捕器,在利用其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实现对多种害虫同时防止,以提高其控害目标和效率。
在梨树的生产中,梨木虱是一种主要害虫,广泛分布于各大梨树产区。梨木虱刺吸危害梨树叶片和果实,造成叶片卷曲,果实受损,另在刺吸为害过程中分泌蜜露,形成霉污,除污染果面形成果锈外,还影响到叶片光合作用,重者造成落叶,直接关系到果树产出和品质。在治理梨木虱危害过程中,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喷施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可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但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1)污染环境、2)破坏生态平衡、3)杀死有益生物天敌等、5)农药残留,果品安全受影响。因此,发明一种减药、对环境其它生物安全的防治梨木虱方法尤为重要,本发明基于此,研发了一种防治梨木虱的新方法,取自梨树修剪过程中的废弃枝条,于梨树休眠期进行防治,可实现安全、无害化防治梨木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诱捕器功能单一且无法控制产生后代雌性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利用其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实现对多种害虫同时防治,以提高其控害目标和效率的多功能害虫诱捕器。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害虫诱捕器,包括遮雨盖,所述遮雨盖底部位于圆周边缘活动连接有不少于两个纵向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分别活动连接有粘虫板,在由连接杆底部内侧组成的空隙内设有用于放置液体或诱源物质的容器,所述容器外侧活动连接在连接杆底部内侧,容器内侧顶部卡有用于诱源物质挥发及防止杂物等落入的倒置网盒盖。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内侧顶部还卡有处于倒置网盒盖底部的用于防治实心盒盖,所述实心盒盖的外边缘直径与网盒盖的外边缘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实心盒盖呈花盆状,所述实心盒盖的底部及盒身呈实心状。
优选的,所述网盒盖呈花盆状,所述网盒盖底部及与网盒盖底部连接的盒身均呈网状。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连接杆底部孔洞连接的容器挂环,所述容器在距离桶口2cm的桶壁厚度小于距离桶口大于2cm的桶壁厚度,所述容器的顶部内侧与实心盒盖或网盒盖接触处设有容器卡槽。所述容器卡槽在实心盒盖或网盒盖卡入时,容器卡槽与实心盒盖或网盒盖接触处向下移动,在实心盒盖或网盒盖取出时,容器卡槽与实心盒盖或网盒盖接触处回到起始位置。
优选的,所述容器为塑料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8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