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鳅或黄鳝宰杀碎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7791.0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延妍 |
主分类号: | A22C25/08 | 分类号: | A22C25/08;A22C25/14;A22C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7 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鳅 黄鳝 宰杀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鳅或黄鳝宰杀碎骨设备,属水产品加工机械领域。所述泥鳅或黄鳝宰杀设备包括吞噬机构、破腹碎骨机构、限速限位机构和它们各自的驱动单元以及机器内部清洗系统;所述吞噬机构、破腹碎骨机构限速限位机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泥鳅或黄鳝的宰杀通道;所述机器内部清洗系统是由不同位置的喷嘴组成,完成破腹刀,碎骨刀,吞噬口带针滚轮以及限速机构的圆柱形滚轮的即时清洗工作;所述限速限位机构与主体机构形成可上下移动的关系。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解决了现有技术泥鳅或黄鳝宰杀装置存在的稍小不能宰杀,有时通道堵塞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鳅或黄鳝宰杀碎骨设备,属水产品加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泥鳅、黄鳝为我国的特产经济鱼类,善于钻洞,其肉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钙、铁、磷和多种人体必要的氨基酸,是人们非常喜爱的味美佳肴;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泥鳅体表光滑,且黏液丰富,非常滑溜不易抓牢,黄鳝与泥鳅体型相似,宰杀都很困难。长期以来,黄鳝、泥鳅的宰杀都以人工为主,人工宰杀的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能还差;现有鳝鱼泥鳅宰杀的器械,实际使用无法达到设计效果,且没有去头等复杂功能。如专利“泥鳅宰杀机”CN201120137610.8,只有破腹刮内脏功能,内脏清理不是很干净,还有漏杀问题;如专利“一种泥鳅或黄鳝宰杀设备”ZL201721170602.7,虽然可以破腹刮内脏、去骨、去头及切片功能,但是由其结构决定了稍小的泥鳅无法达到去骨功能及宰杀不流畅的现象;由于鳝鱼和泥鳅本身结构特点差异大,其宰杀的机器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如专利“鳝鱼、泥鳅宰杀机”CN201520939978.4和“鳝鱼、泥鳅宰杀机”CN201310140140.4属于宰杀鳝鱼的机器,并不适合宰杀泥鳅。
显然,现有技术泥鳅或黄鳝宰杀装置存在的稍小漏杀及宰杀不流畅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泥鳅或黄鳝宰杀、碎骨、去内脏的宰杀碎骨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泥鳅或黄鳝宰杀碎骨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吞噬机构、破腹碎骨机构、限速限位机构和它们各自的驱动单元,以及机器内部清洗系统;所述吞噬机构、破腹碎骨机构以及限速限位机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泥鳅或黄鳝的宰杀通道;所述破腹碎骨机构和它们各自的驱动单元均固定在吞噬口底座对应的位置上;所述限速限位机构与破腹碎骨机构形成可上下移动的关系;机器内部清洗系统是分别将喷嘴固定在吞噬口底座和限速限位机构上,供水管与各个喷嘴联接。
进一步,所述的吞噬机构包括吞噬口、吞噬机构可变齿轮箱、吞噬口驱动电机、吞噬机构带针滚轮上部弹性组件一对、吞噬机构带针滚轮下部弹性组件一对、吞噬机构带针滚轮一对,所述的一对吞噬机构带针滚轮与一对吞噬机构从动齿轮联接,吞噬机构从动齿轮内镶一单向轴承,在吞噬机构从动齿轮不动时,吞噬机构带针滚轮仍然可以按吞噬时的旋转方向旋转;所述的吞噬口驱动电机与吞噬机构主动齿轮联接,与吞噬口驱动电机联接的吞噬机构主动齿轮分别带动另一个吞噬机构主动齿轮和一个吞噬机构从动齿轮,被带动的吞噬机构主动齿轮又带动另一个吞噬机构从动齿轮旋转。
进一步,所述的破腹碎骨机构包括破腹刀、碎骨刀、碎骨刀驱动电机、左右滚轮弹性限位组件、破腹碎骨机构分腹座、破腹刀驱动电机;其中,碎骨刀由圆周均布翅片的短圆柱和两侧的2片圆形刀片紧密固定在同一轴上,翅片之间留有足够空间,防止碎骨堵塞在此空间中。
进一步,所述的左右滚轮弹性限位组件数量为3对或3对以上,所述的左右滚轮限位组件包括圆柱形滚柱、圆柱形滚柱定位支架和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与圆柱形滚柱定位支架组合在一起,固定在破腹碎骨机构分腹座左右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破腹碎骨机构分腹座具有将破腹的泥鳅或黄鳝下半部身体分开的支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延妍,未经董延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7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