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形成复绿基材的工程废水净化结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7219.4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5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顾功开;宛良朋;陈盼;王义锋;李华;李冰;彭帅;王坤;潘洪月;孟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末黎 |
地址: | 61004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净化层 工程废水 净化结构 基材 倾斜底面 集水池 挡墙 多层 应用 沉淀系统 堆存 吸附性 自净化 分层 弃渣 下端 渣石 自净 水沟 大自然 污水 | ||
1.一种自形成复绿基材的工程废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底面集水池(3),倾斜底面集水池(3)下端设有多层吸附净化层,吸附净化层一侧设有挡墙(10),挡墙(10)与多层吸附净化层形成清水沟(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形成复绿基材的工程废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吸附净化层包括从上而下的大粒径块石堆积层(4),第一小粒径堆石层(5)、第一中粒径堆石层(6),第二小粒径堆石层(7),第二中粒径堆石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形成复绿基材的工程废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底面集水池(3)一侧设有进水渠(1)、漫流斜坡(2),进水渠(1)、漫流斜坡(2)均带有一定的坡面且指向倾斜底面集水池(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形成复绿基材的工程废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沟(9)中心低、外侧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形成复绿基材的工程废水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底面集水池(3)外侧设有第一小粒径堆石层(5),第一小粒径堆石层(5)与倾斜底面集水池(3)相对一侧采用混凝土砌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形成复绿基材的工程废水净化结构进行净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工程弃渣按粒径大小分层堆存,并使废水在堆渣上充分吸附与充填,形成复绿基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形成复绿基材的工程废水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工程弃渣按大粒径、小粒径、中粒径、小粒径、中粒径从上往下依次分层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形成复绿基材的工程废水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污水处理要求的不同,可对应改变堆积层层数、堆积层块石粒径。
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一种自形成复绿基材的工程废水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适应用于废水废渣难以处理的地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72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扬水式充氧生态景观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存储、过滤功能的施工附属装置